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30·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14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求子之路
做试管婴儿,是2018年小青超越一切的年度大事。这是前思后想的决定,也是万般无奈的结果。
33岁的她焦虑而着急。此前面对询问,她还能一脸坦然地回答:“还没想好养孩子呢,过两年再说。”在北京,晚婚晚育见怪不怪,然而现在,这样的理由连她自己都说服不了了。
然而更让小青抓狂的是,她发现怀孕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这让她有点慌。生不生是一个问题,能不能生是另一个问题。
从她和老公想要孩子开始,两三年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而且更为让人困惑和烦躁的是,京城大医院的各路检查做下来,花了好几万,但两个人都没查出什么具体问题,可就是不怀孕。其间,小青还按照医生的建议,切除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囊肿,仍然没有任何改观。医生说,现在不孕不育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就是查不出原因,环境、食物、空气……说不好什么东西造成的影响。
西医之路不通,走中医。京城的中医妇科圣手们,小青挨个拜访。这些名医的专家号,都一票难求。小青没想到,原来生育难,不是她一个人难,而是有个庞大的群体。每一个地方,都挤满了焦灼的人,一人一个故事。在可以走医保报销的大医院,有限的专家号基本无望。即便是在名医走穴坐诊的中小医院,也是一号难求。这种医院的治疗完全需要自费,且费用高昂。没有办法,小青开始一包一包地喝中药。
所谓治疗,其实也就是调理。因为西医器械诊疗不出来的病因,中医也始终没查出什么。要么说虚,要么说瘀。中医说调理需要慢慢见效,中药喝了8个月,小青的体重从100斤出头变成了130多斤。按照医嘱,两口子戒烟、戒酒又忌口,作息规律,锻炼坚持,几乎全部精力和财力都投入到求子的伟大事业之中。孩子还是遥遥无期。
小青不敢换工作,也不好换工作,一个33岁的拥有硕士学历的已婚未育妇女,不可避免地遭遇着残酷的职场障碍。没有单位欢迎一个准备要孩子的人,无论你的业务能力有多强。单位里,同龄的女同事热衷扎堆讨论孩子,她也不好插嘴。逢年过节,两口子也不愿意回老家,因为无法面对公公婆婆的询问。在四线城市的老家,同龄人的孩子早都上学了。
世俗的力量是一张网,让人无处逃避。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