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3·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57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马丽萍)
(
中国企业向外寻求生存空间的愿望愈来愈强烈 )
有人戏称联想、海尔和华为这些中国企业的“模范生”正经历着“青春闷局”,体内的热情和能量储蓄已久,必然爆发出向外寻求生存空间的强烈愿望。“安内”的同时,要“攘外”——直取海外市场。
华为对利润的嗜好和焦虑,对服务客户的责备求全意识以及抢夺订单不遗余力,向来透露着“穷凶极恶”,这就是华为内部鼓吹的“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狼性”。这就要求打破常规和程序。从北京外包到华为的技术人员刘先生说:“华为的人可能习惯了。对我来说,这里很压抑。即便是吃饭,气氛也没有特别放松,据说以前还要紧张,每周要工作到55个小时。”
于是有了最新一期《经济学家》中的描述:昏暗的屋子里,凌乱的床垫和散落的鞋子铺满了一地,部分人在棉被下熟睡,另外的人则枕着自己的胳膊打盹。这是华为总部星期五下午的工作现场。这种景象让人们想起了曾经最繁忙时的硅谷,程序员们承受着全天候的工作强度,终于筋疲力尽,倒地而睡。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8003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