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3·阅读时长3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572个字,产生7条评论
(文 / 高昱)
这是北京知青李仿地保存至今的两张31年前的老照片。虽然破旧而模糊,但现在它们被塑料膜纸压得平平整整,夹在一本考究的影集里,默默记忆着那个恍若隔世的燃情岁月。左图为1967年11月16日李仿地等400余名北京知青在天安门广场挥手上路的情景;右图是2天之后在锡林浩特,女知青们第一次穿上蒙古袍时的合影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毛泽东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47960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35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sunsea划线
09-13 21:49
知青是那场灾难的参与者,要是个人没有反省,良心上永远受不到谴责,对于一个民族的进步有害
09-13 21:48
却没见一个老实写出当年自己十六七岁时究竟是怎样响应文化大革命的号召,自己的思想究竟是怎样变成反对一切,仇恨文化,以打砸抢为光荣的?一代青年是怎样自愿变做无知的?”
Ω=U/I划线
10-25 09:20
要平等,先要向贫下中牧看齐,只有成为了新牧民,才能与贫下中牧一起改造贫穷和落后。在这种志向下,当地的牧民越说我们不行,我们就越要行,而且大家都觉得越是被分配干最重的活越光荣,观念与现在是完全颠倒的
10-25 09:15
:“那
那时候最时髦的服装是伪造的军服,最流行的歌曲是《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最文学的杂志是《朝霞》,最熟悉的电影明星是西哈努克,最亲切的旅行器是火车的硬座车厢。”
10-25 09:14
大多数知青云集的农场、建设兵团都亏损
10-25 09:12
据统计,1956~1966年的10年间,已有120万城市知青下乡,其中1962~1966年5年内下乡的占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