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文人的决斗书,夏天的书和一份奇怪的书单……

作者:娜斯

2018-08-13·阅读时长6分钟

43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4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娜斯)

前日见一位有点小名气的作家Paul Theroux与有点大名气的作家V.S.Naipaul突然伤了和气,文人决斗,实在是厉害,这Paul以整整一本书来写V.S.Naipaul,弄得英美两地的文坛平生出点风波。V.S.Naipaul生于加勒比海特利尼达英属殖民地,却是印度裔,又在英国留学定居,50年代以来著作多种,被很多人认为是现在活着的人里头最好的英语作家。每个人的文学口味都不同,我尤其在看书上不在乎权威的说法,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不喜欢的就不看。比如我可以很坦白地承认,我至今看不下去海明威,多年前如此,前几日忽来情绪,在图书馆目光所及,见了本《The Sun AlsoRises》,就奋勇地借回来在地铁上看,延了两回期还是没读完,只好还了了事。我还看不下去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看来看去印象也就是开头一段文字。按说这两位作家是十分南辕北辙的吧,我都不接受,看来是胃口有问题。不过我也不担心,谁知道过了几天我又是怎么回事。我倒是正好喜欢V.S.Naipaul,而且是在听说他的文名之前。是不是应该因此感到些安慰?我当然不止喜欢V.S.Naipaul,但是其余就先免谈了吧,否则引起一番对我的口味的审视,岂不是自找多事。总而言之,因为我对V.S.Naipaul这名字很熟悉,所以看见有人骂他就比较能够注意。Paul Theroux也是位有点名气的作家——我前次提到的《中国盒子》就是他编剧——可好像跟V.S.Naipaul不是一个量级,我也无缘拜读。他与Naipaul本来是亦师亦友,他没出道时,Naipaul已成名,从结交到分道扬镳30年,那书的片段登在杂志上,舆论的看法是如果Naipaul有他说的一半那么糟,那就真够瞧的(多种证据表明,Naipaul的确离完人的程度比我们一般人还远一截子)。可是Theroux 这样花了一本书的功夫来骂他(不是骂他的文,而是骂他的人,虽然火头上也把他的文稍带着贬了几句,倒不是火力十足的),是不是也该看看心理医生?Theroux好像真的是很气,可是从一个作家的角度,是不是起码过一段时间,消消气儿,把材料沉淀沉淀,再出书?总之这是件旁人都跟着有点脸红的事。好在被攻击方的Naipaul还保持沉默,据说是不会看那本书也不会发表评论的。

读者可能早已发现,本人的栏目阴谋性地没专门谈过书的事,唯一记得的一回还是关于罗德曼的自传。罗德曼!此老兄自己能把自传读出多少行来都是个问题。今天突然想谈谈关于书的事,却还是讲的逸事,不是为谈书而谈书,为的仍是聊天。或者也许是因为夏天的缘故。夏天人的心情总是偏于轻松的,什么事情都带上一种世俗的感觉。躺在海边什么事情也不做,什么蠢话也不说,在太阳底下懒洋洋地看一本书,就足够抵销那些庸庸的烦琐奔忙吧。美国的书店知道这时是人们休假的季节,是有些懒洋洋的时光的季节,就总要特地设一些桌子,上面标明着“夏季读物”,文学名著的平装本,比较便宜,可以塞在旅行包里不怕磨不怕丢的那种。

文人跟文人的事让人涕笑皆非,又一桩商人加文人的噱头弄得更是炒作翻天,让人哭笑不得。兰登书屋趁着夏天推销书也就罢了,还非要大张旗鼓,打着世纪回首的名号,拉了支队伍挑了个旗子说是评出了20世纪英语小说100部,而且是梁山泊式有座次的(《尤利西斯》是第一号)。书单一公布,可真是四下哗然,大有要把不少人气得中暑进医院的架式,这是什么年头了,居然还公然有这样的评委会:平均年龄67岁,清一色男人,多为白种。他们选出的书单,就好像不用别人扣,自己在给自己戴帽子——男性中心,美国中心,之类,之类。只有8位女作家入选——也许你没看名单还会想不能按性别搞照顾,可是一份现代英语文学书单,没有多丽丝·莱辛?没有托尼·莫里森?尤多拉·威尔蒂?诸如此类。而且多一半是美国作家,然后就是英国,除了爱尔兰的乔伊斯之外,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的作品一概没有——诺贝尔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都被挡在门外?娜汀·戈迪默?那么多受人称道的用英文写作的印度作家?

文章作者

娜斯

发表文章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8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我们结婚吧

38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