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3·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4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殳俏)
BreadTalk刚刚登陆北京之时,有朋友欢呼鼓舞了一番,之后每次走过东方新天地那家小小的店面,我都会仔细搜索托着面包排队付账的人群中是否有她的身影,看来为BreadTalk所疯狂的人还不止她一个。
这个新加坡最著名的面包品牌初来乍到上海的时候,也同样制造了铺天盖地的面包热潮。据说他们美化传统面包的杀手锏即是各种各样的东南亚调料——“辣松”是调上了南洋辣酱的肉松面包,“蕉点”则利用了热带风情的香蕉泥,更有“虾米袋子”这样吃上去更像一道菜的海鲜面包。但是忽然有一天,当人们发觉面包的美好仍然来自于那些火候深厚的烘焙,来自于面粉、黄油、糖、盐、鸡蛋那些朴素的原材料的时候,BreadTalk便作为一种面包状的馅饼退出了历史舞台。
上海作为一个有着面包传统的城市,几乎每个街区都有着无数家小小的面包房。尽管阔气的BreadTalk制作了全透明的玻璃面包车间,满足买家倾慕时尚又想要猎奇的心理,但老式的面包房里,除了一个到两个呵欠连天、戴着白色头巾、腰系白色围裙的服务妈妈,很难看到头顶高帽的面包师傅四处活动的情景。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