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碗里的知识分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3·阅读时长2分钟

46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4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殳俏)

在西方,标准的文人料理是法国菜。上世纪20年代,莎士比亚书店主人宴请詹姆斯·乔伊斯的时候,大作家总是会指定要生蚝、马德拉酒汁浸火腿以及鸡蛋冻;海明威则嗜吃蒜味煎香肠和法式水煮马铃薯;舞蹈家邓肯虽然不喜油腻,但对纯法国出产的鱼子酱、草莓、芦笋与香槟也有着特别的好感。当时的知识分子为法国菜捧足场面,而气质优雅的法国菜也因为这些风流名士的推赏而愈发地受人欢迎。

中国的文人料理究竟为何?恐怕几大菜系中的几大家族都要争个头破血流了。从江浙到湖广,哪一个地方不出几个状元,不存几个名家的,所以纷纷要以文名冠菜名甚而冠酒名,大家都喜欢那一番斯文气息。而具体说来,文人菜与公府菜、宫廷菜最大的区别就是,文人料理用的虽是民间最俭朴的料,却在菜的做法上下功夫,所以为一道菜花的心思和头脑不比写一篇洋洋大文或者作一张山水巨画少。

从清乾隆年间开到今日的苏州松鹤楼,便以江南苏锡帮文人料理出名,由出生在光绪年间的大厨陈仲鲁发扬光大。他做的白汁甲鱼、松鼠桂鱼、蜜汁火方、响油鳝糊、西瓜盅、爆双脆吃口细腻,个个都讨当时的江南文人喜欢。仍然地处苏州太监弄观前街的松鹤楼如今已经是一家国营大店,陈仲鲁大师的菜式仍然撑着3/4个店面,只是进去要一碗卤鸭面的已经不全是知识分子,楼下卖小吃的大排档生意显然好过楼上包厢。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功夫的江湖

34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