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来自国宝的留言

作者:艾江涛

2018-08-10·阅读时长9分钟

363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883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长信宫灯,西汉,现存河北博物院


文明的物证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节目播出后,总导演徐欢和她的团队成员,一直密切关注着网友们的评论。今年1月1日,这部央视纪录频道的百集纪录片,历时两年打造,第一季首播之后,便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豆瓣评分至今高达9.4分。每季25件文物,每集5分钟的短视频,自带萌点的解说文字,再加上丰富的呈现方式,让这部纪录片界的“清流”,受到年轻人的追捧。网上有人还整理了节目中的经典台词。比如“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在跨越时空,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说的是一件新石器时代的红陶人头壶;“因为刻骨,所以铭心”,说的则是殷墟出土的一块甲骨。

延续了第一季的风格,第二季的宣传海报,语言依旧活泼调皮。在这里,跪射俑愿意“放低自己”,长信宫灯“照着你”,木雕双头镇墓兽“头上有犄角”,击鼓说唱俑则牢牢占据着“C位”。选择用什么样的语言与表现方式,关乎人们如何理解古代文物。网络上,也有一些观众对这种卖萌的表现方式有所质疑,认为过于抒情化的文字,有过度娱乐化之嫌,但这无疑有助于节目的传播,向来冷冰冰的文物似乎也有了温度。反过来,网友的点评也让制作团队深受启发。祝捷是长沙子弹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的分集导演,当他看到网友用墓主人的二维码形容这幅帛画时,非常激动,因为在2000多年前的楚国,人们认为人死之后,魄往下沉,魂往上飘,藏于棺椁夹层中的人物帛画,正是用来导引游魂识别墓主人形象,以完成升仙之旅。

相比第一季许多上古时代的国宝,第二季战国秦汉时期的文物,相关研究比较成熟。即便如此,要从大量珍贵文物中选取其中代表,也并非易事。


错金铜博山炉,西汉,现存河北博物院


“我们做这100集节目,一直在想一个抓手,能将这些文物串起来。边做边想,后来定位为视频索引,一个影像与文明物证的索引概念,所以叫‘中华文明视频索引’。”徐欢说。早在好几年前拍摄纪录片《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时,徐欢便思考文明概念的界定。《如果国宝会说话》中的文物,被定义为文明的物证,以文明为坐标轴,纵向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横向则看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国家文物局2002年起先后三批公布的《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以及国家一级文物目录,成为节目组筛选国宝的基础。两年间,节目组先后探访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考察50多处考古遗址,拍摄了千余件文物。“起码是一级文物,还要有比较确定的考古研究结论。”

选文物的时候,不时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发现。2002年6月,在湖南湘西里耶古城一座古井中发现一批秦代木简。这批多达37400余枚木简,作为秦代迁陵县县廷所藏文书档案,近乎全景式地展现了一个秦代县城的机构设置和运行状况。接触这批秦简前,徐欢一直不能理解专家的一个说法:“南有里耶,北有兵马俑。”“兵马俑那么伟大,里耶那些木片如何能相提并论?”等看到两千多年前木片上那些事无巨细的记载时,还是为之震撼:“其他地方的秦简,很少有这么多关于小县城人们生活状态的记载。户籍中包括对一家人的记载,有一句:‘南阳户人荆不更郑不宝,妻曰有,子小上造虒’,一家三口在木简团圆。”而另外一块类似今人身份证的木简则记录“故邯郸韩审里/大男子吴骚/为人黄皙色/隋面/长七尺三寸”。短短23字,一位来自原邯郸韩审里的男子形象,便从历史的烟尘中清晰地浮现出来:“他叫吴骚,皮肤有些黄,椭圆的脸,身高一米七左右。”

在已发现的众多秦汉简牍中,选择里耶秦简作为讲述对象,与这部纪录片拍摄理念“探求历史中人的生命状态”密切相关。

如何用当代眼光选取这些文物?节目组背后暗含的态度,被祝捷打趣为“三观正确”。其实,无论从思想史还是艺术史的角度看,正史中的大汉族主义已被逐渐消解,问题在于,如何通过这些文物,让人们从观念到实物,进一步打破固有的观念。一顶匈奴贵族戴的鹰顶金冠饰,触动祝捷的点在于,汉与匈奴之间,两个对手如何看待彼此的态度问题。他和撰稿人聊天:“小的时候,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和你学习差不多好但特别讨厌的人,但是你说不行,一定要比他更牛,最后两个人却一点点越来越好。”尽管以个人类比民族关系未必恰当,但以共生而非对抗看待二者关系,更符合当代人的政治正确。

文章作者

艾江涛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685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