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键
2018-08-10·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07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准噶尔问题,土尔扈特问题,喀尔喀问题,曾长期横亘在中俄之间,成为和谈与划界难以逾越的障碍。其实质还在于领土之争,在于沙俄对中华土地的欲壑难填。开始是对黑龙江流域,雍乾间移到漠北蒙古地区,再后来则是新疆的伊犁与喀什等地,但他们始终惦记着黑龙江左岸。托时与德新的两次出使,见识了俄国的兵力强盛与军伍严整,以及水兵舰船、火炮快枪之威力,回来后只能当见闻说说,且不敢过分赞扬。这些品阶较低的使臣不会没有心灵震撼,不会感受不到强邻的威胁,但无人敢对皇上剀切陈词,自也无法引起朝廷的重视。
这之后双方都出现皇位更替:1735年秋雍正帝逝世,25岁的弘历继位,是为执政长达63年、自称“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而沙皇的更换就频繁多了,安娜之后是伊凡六世,然后是伊丽莎白、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两位男沙皇比较悲催,在位极短,死于非命,基本是女主坐天下,所谓牝鸡司晨,让大清君臣不免有些蔑视。
在位前期,乾隆帝一反父皇的残忍忮刻,基本能虚怀若谷,改革力度很大,不仅对内大行宽仁之政,对外也颇能放下身段。俄国没有派使团致贺,来了一个商务代表兰格,觐见时行三鞠躬礼,乾隆帝不仅未加责备,待之还很亲切,召至宝座跟前亲切絮话,并赏赐御用食物(皇上吃过的剩菜)。这位兰格曾随伊兹马伊洛夫使华,也曾跟在后面当庭向康熙帝下跪,此后长期留于边界办理贸易事宜,自是懂得天朝礼节,却拒绝对新帝跪地叩首。乾隆帝也知其明知故犯,场面上宽宏大量,允许俄商队在京贸易,心中则难免不快。兰格还以为与中国皇帝混得不错,回国前提出当面辞行,哈,免了吧。
发表文章165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301人
国家清史专家、金学研究专家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