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09·阅读时长1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641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尚进)
5月18日的明尼苏达波利斯迪安大道2925号,一百余位各路神仙聚集到凯尔宏沙滩俱乐部,这群自称明尼苏达交互行销协会的成员在此聚会,而整个晚上这群家伙就是探讨一个问题:WEB2.0是纯粹的新互联网吗。当吉姆·昆尼(Jim Cuene)试图用21页PPT幻灯讲解他所认为的WEB2.0时,台下的群儒们并没有爆发出想象中的激烈掌声,作为消费者分析与交互商业策略领域的专家,吉姆·昆尼和台下的听众更关心WEB2.0有什么新的商业机会。但是这场试图定义WEB2.0的沙龙,并没有引起美国互联网界的追捧,反倒使中国互联网的知识派们如获至宝。
“看到Flickr被雅虎以2000万美元收购,所有懂互联网的人都得心痒痒。”这是新一波中国互联网尝试者对记者表达最频繁的态度。一个新颖的模式思路,一点点符合XML规则的程序设计,再加一些试图改变互联网现状的情绪。当方兴东的博客中国在2004年底第一次融到500万人民币,当无人知晓的广州久邦数码轻松地从风险投资商IDG处拿到500万美元,甚至当以书写中国互联网史记自居的刘韧也准备下海的时候,一股新的互联网创业潮在无数互联网青年心中荡漾。
当一个名叫王建硕的前微软员工拿到了eBay全球的投资项目,跑来北京结识这些互联网知识派的时候,王建硕与他的“客齐集”几乎一夜之间成了新的互联网神话。而当大家跑到博客日志上试图搞清楚王建硕到底是何许人也的时候,王建硕写出了一篇《和神话里的主角聊聊天》,顿时给本已春心荡漾的中国互联网无形中打了一针催情素。硅谷的互联网温床,各种实验性的互联网项目,以及四个合伙人,几个助理,一个前台和一位科学家,这样手握数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公司比比皆是。这种鸿沟式的差距,让所有中国互联网人再一次试图与太平洋那面接上头。于是当美国六度交友概念流行的时候,中国的交友网站在2004年末开始纷纷冒头。打着流行多年的博客概念,宣称商业博客的网站就接近十家。而RSS阅读、影音播客、全息电子地图,这些刚刚在美国互联网界流行的新技术,很快就被嫁接到中国互联网上。以至于让人不得不回想起2000年,当时互联网泡沫吹得最汹涌的时候,互联网上流传着的口号:“我们不需要创新什么技术和模式,模仿六个月前的美国就足够了。”
发表文章604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