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944年8月4日:盟军滇缅战场大反攻

作者:吴琪

2018-08-08·阅读时长14分钟

49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19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1945年6月,中国军队与美英联军共同作战击败日军后,进入缅甸首都仰光 )

滇西小城腾冲在抗战前的繁荣程度,总是大大超乎普通人的想象。这个“马帮驮来的翡翠城”,曾经集散加工了占世界90%的翡翠。从清代到民国,是腾冲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

6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包括腾冲在内的中国滇西城市,也正是因为其作为交通要道的战略位置,将自身命运与中国的历史大事件紧紧绑在了一起。西南川滇黔三省成为支撑我国抗日战争的主要后方基地之后,云南于1938年发动组织数十万云南民众,紧急改扩、抢修了起于昆明,经楚雄、大理、保山、德宏、连接缅甸东北铁路终点——腊戍的滇缅公路。并且在东南亚爱国华侨的支持配合下,开通了从缅甸仰光至昆明的后方交通运输线,把大批盟国援华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内战场。这之后,围绕着交通运输线的争夺战不断展开。从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史迪威公路,云南历史学者戈叔亚评价说,云南的抗日历史,就是一场中日双方争夺交通线的历史。

战争在腾冲留下的印记直至今天仍旧清晰可辨。落成于1945年7月7日的国殇墓园,是中国现今规模最大的抗日烈士陵园之一,80多亩的陵园紧邻县城西南来凤山北麓,其地形如一口巨钟,取“警钟长鸣”之意。看着3000多块半米高的青石板墓碑插满山头,“上等兵舒云宽”、“中士班长陆泽民”、“上尉傅云生”⋯⋯9000余名抗敌勇士的生命因为这些具体的名字显得鲜活而沉重起来。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吴琪

发表文章4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615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全民抗战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37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