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27·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61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尚进 刘宇)
1985年4月,东芝公司一位叫做沟口哲也的工程师,设计出了一台袖珍的机器。此后的5个月,这台被命名为T1100的电子工具,成为了技术界的奇迹。1986年的《个人电脑》、《西德芯片杂志》,甚至1987年的《Info World》和《Computer World》都将其册封为年度最佳产品。而在国际计算机博物馆的展馆中,T1100占据了一个显耀位置,按照国际计算机博物馆霍伊森馆长的解释:“如果说苹果电脑开创了个人家庭计算机的时代,那么T1100则第一次让计算机有可能成为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缘自电子打字机的个人电脑思维,在T1100面前被第一次打破了。”
美国的《生活》借用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口吻,来注释笔记本电脑的意义,“笔记本的出现是电脑历史上的一小步,却是符合人性的数字生活的一大步”。实际上很多人对笔记本电脑诞生20年并不感冒,当《连线》杂志在网站上打出为笔记本电脑写20岁生日祝词的期望时,很多可能还不到20岁的读者对此似乎毫无兴趣,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经历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个人电脑革命,更无法理解一台真正可以随身携带的电脑意义何在。
“1985年笔记本电脑的探索,实际上是20世纪末手机、MP3随身听等诸多数码产品的先驱行为”,现任摩托罗拉总设计师的吉姆·维克斯在采访中曾经倾诉自己对电子产品设计的心声,“所有的造型艺术与美感都是后天的补充,真正的设计思维开头都来自笔记本,当我在索尼领导设计团队时,所有的设计师都以自己能够设计一台笔记本电脑而感到荣耀,因为在今日电子设计领域,笔记本设计几乎是最为复杂的思维过程。”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