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披着迷彩的时尚爬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25·阅读时长15分钟

41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85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朱布冲 陈赛 尚进)

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中,英国军官仍固执地坚持戴着低顶圆帽,而另一方,你怎么也不可能说服德国人摘下带钉子的头盔,这两项固执不知道让多少人断送在狙击手的枪下。相比倒是1915年的法国军队毫不犹豫地脱下红色的军裤。这种从19世纪武士的艳丽,到此后便于隐藏的各色迷彩,被描述为:“精神战斗法到现代实用论的进化典型。”而军服的式样似乎过于刻板,标准化的样式,似乎与20世纪末泛滥的个人色彩相悖,但正是这种集体主义的外形标志,却成为了追求另类与反主流风格。毕加索曾经是迷彩设计界的最知名艺术家,他当年为德军设计的全身迷彩图案,在1953年被巴黎艺术中心收藏,此后很多热爱涂鸦的艺术青年,都自诩是多色调的迷彩表现。范思哲被时装界视作第一个将迷彩图案时装化的设计者,来自越南战争中的森林虎纹,被用来替代恶俗的豹皮。

不爱红妆爱武装

“红缨帽,飘荡的佩剑,交叉的革带,榴弹包,轻骑兵的盘绦军服,千褶红靴,缨络累累的羽毛冠,一色朱红;肩上有代替肩章的白色大圆环的英国步兵和几乎纯黑的布伦瑞克步兵交相辉映。还有头戴铜箍、红缨、椭圆形皮帽的汉诺威轻骑兵,露着膝头、披着方格呢制服的苏格兰高地步兵,还有法国羽林军的白色长绑腿,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这段近乎今日巴黎或者米兰T台上走秀现场报道的文字,是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第二部“滑铁卢”一卷中在感慨当日战事惨烈,历史风云诡谲之余,对于法军和英军服饰近乎铺陈的描述。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巴金

世纪文人的中国生存

55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