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伟
2018-07-20·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435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我开始接触林语堂始于他的《苏东坡传》,已经是30年前的事。不知道是不是张振玉先生的译文,也记不清是港台版还是内地出版物(那时无版权这一说),好像是与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在一起流行起来。在70年代书林一片萧瑟时,这是特别令人难忘的一本书。当时对苏东坡不可能有那么深体会,记忆深的是林先生对那种一生无羁绊,快哉忧患之中精神的神往。他笔下的苏东坡好像一生沉浸在酒与鼾声中,何时何处不为所累,少顷苏醒,便落笔如风雨。书中印象最深的细节是苏东坡43岁时入狱,晚上有人进牢房扔下一个小箱子倒地便睡,到天亮那人将他推醒说“恭喜,恭喜”。此为神宗派到狱中的太监,因见他坦然而鼻息雷鸣,皇帝才下结论“我知道苏东坡于心无愧”。
因为林先生的政治身份,80年代其著作进入内地的时间稍迟。他的散文我先读到《吾国吾民》,直到现在,我仍认为这是他写得最好的一本书。在80年代,它对我构成一种体会中国文化内在逻辑的深刻启蒙,其精华尤其在对国人传统生存哲学“圆熟”一词的概括。中庸、无为无不为,这“圆熟”一词用得真好。我后来体会,方为矩,圆为规,天地万物本性融通,所以圆是本性与本性舒展交合、循环无穷中之丰满。用“圆熟”来概括,传统处世哲学就绝非消极。对艺术体会,书中记忆深的是,林先生说,只有懂得动物肢体动态韵律,才能懂得书法崩浪卷雪之美。后来也读到胡兰成对中国哲学与艺术的概括,其体察能力真是天上地下。此书中还有的深刻印象,则就是对女性的把玩,这是衡量文人质地少不得的一项标准。林先生从中国女人私处说起,称中国女人毛孔较欧洲女人为细,皮肤纹理因此柔美,肌肉软玉温香则是缠足培育结果。他引证的是广东农户“将雏鸡自幼禁闭于暗栏中,使一无盘旋之余地”,因此鸡肉肥嫩殊美。
再读他的《剪拂集》与《大荒集》,却没有那等被射进来阳光刺穿的感觉。《剪拂集》更多是跟在鲁迅身后情急慌忙中的自以为潇洒,但鲁迅的尖刻他其实并没有,那种自以为俏皮的文字就耐不住多少琢磨。《大荒集》许是他钻进传统文化沉波,被波光潋滟迷惑,再以西学之人本思想对照后茫无端绪。如何以袁中郎之性灵对卢梭性灵?连原来跟着鲁迅的俏皮也没有了。有了这种印象后,再读诸如《我怎样买牙刷》、《冬至之晨杀人记》、《从梁任公的腰说起》,只觉得是累赘的无聊的繁衍,当然这也是直到如今中国所谓思想随笔之传统罢。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1548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