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20·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2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朱步冲 于萍 刘宇)
( 维维安·威斯特伍德推出的“2006秋冬男装”在意大利米兰展出 )
上世纪60年代时装设计师哈代·艾米斯提出“孔雀革命(Peacock Revolution)”的口号,这被视为启动新男人衣装风尚的重大事件。但使男装享受女装待遇的实践者要属CK。卡尔文·克莱恩先生那些只穿一条内裤的男模特以柔软的躯体形象横贯在城市上空,他们摆出思春期的性感放荡姿势,男孩们弱弱得像在吸毒。但那条重点部位的CK内裤却是有力的暗示:神奇胸罩可以让女性的乳房变得高耸,CK内裤也能让男人那话儿看起来有型有款。CK所做的不过是用一种姿态促使男性追求在美面前的男女平等。真正带给男装阴柔风气的是同性恋时装。与迪斯科音乐最早是从同性恋俱乐部的派对上发端一样,同性恋时装将男性或女性的种种特征作出了最过激的夸耀,推动了“亦男亦女”的设计潮流。当他的同胞兼对手阿玛尼还在使用薄斜纹呢和褐色织物时,范思哲已经使用下垂的褶皱,浅色缎子,洛可可风格的印花,紧身连衣裤,迷你裙,由此激发了从让·保罗·戈蒂埃、约翰·加利亚诺,到高田贤三和山本耀司等一大堆人对女性时装元素大胆的借鉴:男式裙子,蕾丝花边使男性模特身体和女性一样,成为被注视对象。正如形体纤弱的凯特·莫斯终结了身材高大的金发尤物时代一样,纤细的“少男”形象也逐渐从T台上挤走了肌肉男。
这些面孔稚嫩、身形瘦削的“美形男”在T台上出现后,媒体把他们复制得满大街都是。这类“美形男”总能恰如其分地找到标杆人物。1998年,当人们对《第六感生死恋》中的布拉德·皮特啧啧称赞时(虽然电影票房不佳,小皮的精致造型却慑人心魄),第二年这位精巧帅哥就在《搏击俱乐部》里把自己搞得鲜血淋淋。虽然“美形男”的王冠被他摔得稀烂,但人们很快找到了替代品——贝克汉姆。他与娇妻的华丽夫妻档宣告着这样的时代:女人可以有维多利亚的秘密,男人也能有贝克汉姆的秘密。这位美男热衷展示,喜爱美甲,定期美容,频繁变换发型。他穿着裙子上了杂志封面,坦言不介意喜欢自己的是男是女。他被英国人叫做“最大的‘都市美形男’”,他以一人之力,加速了这个新词汇的流行,推动了男人中性化潮流。这些花枝招展的男人登上男性杂志的封面,推动着一种新的男性勇敢:面孔精致无瑕,发丝饱蘸着发蜡,身体散发着温香。但是,所有上述标杆人物在性取向上都传统得无可挑剔,被女性化浸染的美形男无关性向,而是生活姿态。这如同2003年美国热播的系列剧《粉雄救兵》(Queen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5个会生活的同性恋男子帮助异性恋男性提高品位修养和生活质量。这5位每集都会将一个灰头土脸的哥们儿从倒霉的生活中拯救出来——外貌上判若两人,神态上精神焕发。这浓缩的正是“都市美形男”的流变:发于同性恋男子的阴柔特征,启动的是更多普罗男性的美丽潜质。
2004年,全球第五大广告公司Euro RSCG Worldwide在全美进行了一次名为“男人的未来”的调查,随机抽样了1058名成年都市男女,考察21世纪的人们对待男人的态度和男人自身对未来的期许。调查结果是:“男人开始不介意向人们展示自己女性化的一面”,“在新世纪,男人们已经有勇气改变人们心目中传统男人的形象”。如果说是“西风东渐”,亚洲则是美形男更丰沃的土壤。从木村拓哉到Rain,更加不能不提的是前几年烂大街的花样男子F4。根据《时代》周刊亚洲版的报道,目前男性化妆品每年在韩国的销售额达到2000万美元,占全世界总额的10%;日本男性平均每天花1/3的时间来关注修饰自己的外貌。2000年以前,内地市场上的男士化妆品仅有硕果一个:雅男仕,到2003年,从宝洁、联合利华的男士基础护理品,到俊士、倩碧、碧欧泉的男士专业护肤品,已经随处可见;而不论哈韩还是哈日,我们见到了更多外表干净、漂亮的男孩。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8000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