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章子怡和中国电影的“国际化”想象

作者:王鸿谅

2018-07-20·阅读时长12分钟

49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217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王鸿谅)


( 巩俐 )

章子怡的故事,听起来更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童话。凭着屈指可数的影片,以“三级跳”速度,从并不知名的国内新人一跃闯入国际市场,并在某种程度上迅速获认同。聚焦于闪光灯下的生活,带来的不仅是“国际影星”的名气和财富,还有看起来越来越多的机遇。连张艺谋都不得不承认,章子怡的成长,“像梦幻一样”。那么这样的“梦幻”与中国电影的发展前景是否有着某种乐观的关联?研究者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主任、资深电影研究者戴锦华说,“章子怡的成功,与其说是作为一个女演员的成功,还不如说是因为她已经被定义为一个社会主流意义上的成功者”,“人们对她的关注已经和电影无关了,被瞩目的,其实是她的名利双收”。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悖论。这悖论的大背景是,“近20年来一方面能够对广大观众群有冲击力的影片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社会娱乐形态、大众叙事的形态越来越多,电影逐渐不再是最具大众性的艺术”。所以,在研究者的冷静观察里,章子怡的这种梦幻式成功,对于中国电影发展来说,不过是“水中捞月”,并没有实质意义,“演员成为明星,但是并不能成为票房感召,近20年来一直如此”,这样的明星,戴锦华称之为“可疑的明星”。

章子怡的“国际路线”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王鸿谅

发表文章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4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成王败寇

中国电影:五个男人一个女人

37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