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20·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6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孟静)
( 王朔 )
恋上王朔,离开王朔
去年,市场上出现了一张名叫《冤家父子》的DVD,其实就是多年前未获公映的《爸爸》,它也是冯小刚和王朔的最后一次合作。从那以后,王朔去了加利福尼亚很长时间,他们渐行渐远,这几年联系也很少。他们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孙健君说是因为王朔那时看了很多书,人一思考行动力就慢了,他反思自己过去写了一批精神冲动的小说,没有写下真正的大部头,对以前的玩闹也失去了兴趣。冯小刚的智慧不是来自读书,他的第一时间用于社交,第二是改剧本,他家就是文艺圈子小客厅,流水进出各种人,他离不开人群,俩人在工作上有了分歧。
冯小刚和赵宝刚在早期的风格是重合的,都带有王朔的印迹,王朔影响了太多的文学青年。和赵宝刚相比,冯小刚受王朔的影响更深远。孙健君说:“王朔是冯小刚的精神领袖,尽管二人的本质相去甚远,冯小刚的思想、语言轮廓都来自王朔。”在分道扬镳后,冯小刚曾戏谑地说:“王老师是大海,我是一滴水。”他写到王朔的标题就是“抬头望见北斗星”。他也说过:“我早期的电影本身就受王朔的很大影响,我当时可以将王朔的书倒背如流。其实也不是刻意地想去这么做,只是我对他的作品看得太多的缘故,有过目不忘的感觉。”在孙健君看来,王朔是一个崇拜古典文化,思想很正统的人,例证之一就是“他非常害羞”。虽然不被别人承认,冯小刚也坚持自己是一个“古典、浪漫的人”。有一个段子讲,25集的《编辑部的故事》,冯和王各写一半,后来稿子丢了,冯凭着记忆愣是把剧本重写一遍,这个故事也说明了他对王氏语言有多么熟悉。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8000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