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20·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2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孟静)
( 《甲方乙方》剧照 )
因为这个平民化的土壤?
冯小刚的妻子徐帆在回忆他们俩第一次相识的情景时提到,1993年,《大撒把》放映前一起看片,冯是编剧,导演夏钢问他觉得电影怎么样,冯说:“女主角演得不好。”徐帆就是女主角。她当时对冯小刚的印象很不好,倒不是因为这句评价,而是冯小刚穿着皮衣、皮裤、皮手套、皮护膝,她不知道,这奇怪的装扮是因为冯小刚是骑摩托来的,他那时没有汽车。又过了几年,冯小刚和她恋爱阶段,他还只有BP机,有个记者回忆道:他特有“呼德”,一呼就回,不管你是在天津还是在北京,只要一呼他,保证不过5分钟你的电话铃准响。听筒那头的声音通常是问:“谁呼冯小刚了?”有时赶上他正在拍摄现场,他就立刻派身边的人说:“冯小刚正在拍戏,您是哪位?要不让他一会儿跟您联系?”现在他依然保持着这种“呼德”,如果没听到手机响,他一会儿会打回来,虽然他和记者们已经干了好几仗,曾经扬言要把他们打得“满地找牙”。
与冯小刚和王朔相交十年的朋友,派格太合的总经理孙健君告诉记者:“王朔和冯小刚有本质上的不同,王朔外表平民内心追求贵族,而冯对平民生活有直接的观察。”王朔生长在部队大院,冯小刚的童年呢?从他母亲一生受苦不尽就可以知道,他母亲临终前曾说,她把苦受完了,冯小刚就不用受了。他是单亲家庭,家里没有门路,姐姐插了队,他才得以留在城里。他小时特别想有一辆自行车,只能借邻居的,久而久之人家烦了。他家和邻居共用厨房、厕所,关系差的时候,就各在厕所里安了灯泡,放了纸篓。这些经历使他擅长市民题材,但他却从来没在电影中动用过这些回忆。1998年之前,他最困难的时候,韩三平给了他拍片机会,当时韩建议他拍下岗职工,冯小刚说:“下岗职工没心情看电影,在岗的人也不会体会到下岗人的心情。”他很明确地认识到了电影的目标群体——城市白领。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8000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