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20·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9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小于)
( 冯小刚 )
2006年,金鸡奖要回到杭州,第一届金鸡奖举办的地方,纪念自己25岁的生日。在外游历24年的这只鸡,真的称不上是衣锦还乡。1981年,为了形象地响应“百家争鸣”的号召,也刚好遇到那年是农历鸡年,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这个专家奖遂被命名为金鸡奖。24年来,它的命运跟亦舒的小说名《她比烟花还寂寞》堪有一拼,这只“鸡”的命运就是中国电影现状的写照:太多只手把它推来推去,有些是借鸡生蛋,有些是杀鸡取卵,硬生生把它从一只鸡,变成一条鸡肋。就是这条鸡肋,很多人会问:“它还有什么有趣的事儿吗?还有人关心它吗?”对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之一的淡漠,实际上是因为对国产电影淡漠的结果。
第二十五届“金鸡奖”与第四十二届“金马奖”相隔一天在海峡两岸举办。金马奖举办的那天,被人戏称“京城文化名人”的张立宪正在跟人热烈讨论杜琪峰,忽而短信传来,通报舒淇因在《最好的时光》里的表演让人折服,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张立宪等人纷纷点头,觉得这个奖实至名归,对梁家辉(《黑社会》)没有得最佳男主角奖,落在郭富城(《三岔口》)头上却有点不满。但是头一天金鸡奖的结果,他们根本不知道,或者说没有兴趣知道,更没有人会主动发短信告诉他们结果如何。
远在那端的电影离这里的距离更近,因为金马奖获得主要奖项提名的,有些大陆已经公映,有些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看过,它们曾拨动人们的感情,不然何以关心结果。而今年金鸡奖的提名名单里,每一项至少有一部电影是头一次听说,如果没有这份名单的宣传,它们将永远被埋没。其实多年来,金鸡奖都在默默无闻地做着宣传工作。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8000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