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谭卓:我不只有演员一个属性

作者:驳静

2018-07-19·阅读时长10分钟

738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098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谭卓


演一部戏,学一样本事

北京望京这家拳击俱乐部门脸儿挺小。往地下走一层,才是拳馆。拳毯上,谭卓正跟在一位拳手身后挥舞动作:勾拳,勾拳,直拳,勾拳。

教练在旁掐表,按正式比赛,一个回合3分钟。

上午九点半开始,谭卓就在此地训练,为下一部电影做准备。她将扮演一位年轻母亲——和《我不是药神》里一样,又是位母亲——为争夺孩子抚养权,得赢下几场拳击赛,所以练拳是当务之急。教练实战经验丰富,跟记者解释,“拍电影虽然可以用替身,但百分之七八十都得自己上,动作必须自己做”。

其实不用教练讲,谭卓也会希望“动作必须自己做”。

《我不是药神》里,谭卓虽是女主角,但在演员表上,前三位是徐峥、周一围和王传君,排到第四个才是她。但这不妨碍谭卓死命练习钢管舞。先在北京练,开拍后就转战南京继续练,换了三个老师。每次一练就是三个小时,她求速成,所以用蛮力,让老师使劲掰腿。腿部的肉跟钢管互相撵、硬碰硬,得有多疼?谭卓又补充:“而且还得打蜡,增加摩擦。”

一般演员给导演吃定心丸的方法是打包票、立军令状,谭卓常跟新人导演合作,知道作为艺术创作者,嘴上不说,心里其实会担心拍摄效果,所以她的方式反而是:“我先尽量练,最后拍出来如果效果不好,再上替身。”

为了给谭卓增加练习时间,导演文牧野将这场戏放到了最后几天拍。还真给拍成了,没用替身。电影中,东北女人思慧是单亲妈妈,为了给得白血病的孩子治病,流落上海,在酒吧跳钢管舞赚快钱。“身处困境,却不哀怨不诉苦,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是谭卓感受到的角色,所以谭卓更希望自己能用流畅的动作交代这个人物。

《我不是药神》是类型片,侧重讲故事,相比而言花在人物塑造上的力气就少些,但文牧野说谭卓的表演帮他把这部分“从5分补到10分。”

拍完这部电影,谭卓开始健身,想将在南京吃出来的体重减下去,目标是瘦8斤,结果减到一半,实在疼得受不了了。医生一看她的脚踝,就说这是软骨碎裂,剧烈运动造成的,她这才意识到,自己为了跳好这段钢管舞牺牲有点儿大。

以前没受过这种罪,谭卓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要强了”“是不是该得过且过一下”。接到拳击这部电影后,她又忘了先前的反思,立刻投入训练,像一个久经打磨的坚韧武行。

再往前则是周全导演的《西小河的夏天》。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98年夏天的绍兴,男主角是热爱足球的10岁男孩晓阳,他在这个世界杯之夏迷上皮耶罗,同时又目睹父亲出轨、父母不和、邻居爷爷突然告别等一系列事件。周全告诉记者,当初去找谭卓,是看了她主演的《小荷》,觉得“谭卓的表演撑起了整部电影”。他把剧本发过去,请她出演会弹吉他、年轻漂亮的英语老师。谭卓自己看上的角色是晓阳妈妈,“没想到年轻女演员会愿意演一个10岁孩子的妈妈”。

晓阳妈妈在越剧里扮小生,正要争夺梅花奖,是整个镇子的焦点。谭卓不仅要学习越剧演员在舞台上的一颦一笑,这种身段还要融入日常生活里,不是易事。最后拍她在戏台上表演时,取景上半身,因为“脚下的功夫没有10年是学不像的”,但谭卓还是穿着10厘米高的靴子在闷热不透气的练功房里苦练了两周。

《西小河的夏天》成了2017年釜山电影节唯一获奖(KNN观众选择奖)的华语电影。最后呈现的电影中,周全将重点放在了三代男人的成长上,谭卓的戏份因此剪掉很多。周全内心希望“谭卓能火”,这样他就有机会出一个导演版,让大家看到谭卓那些戏。

文章作者

驳静

发表文章215篇 获得19个推荐 粉丝1126人

j'écris, la nuit tombe, et les gens vont dîner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抗逆力

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坏事件

1023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