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19·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09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尚进)
“这是一部像人的机器和一个像机器的人之间的决斗”,这是1997年5月11日,那场被称为人机世纪大战之后,印度人阿南德摇着头说的话。转眼之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与IBM超级计算机深蓝的那场较量已经过去8年,超越人类头脑的计算机已经不再是新鲜话题,那些类似《基督教箴言报》的神学主义媒体已经不再谈论机器为什么比人脑快速,而更热衷挤兑人工智能技术的一次次夭折。
深蓝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计算机超越人脑速度的终结,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保持空间飞行10.3马赫的速度纪录一样,超级计算机领域也存在一个速度排行榜,全球超级计算机权威机构TOP500几乎每个月都更新一次速度排名,深蓝曾经以每秒钟运算1亿步棋,短暂占据过第一位的位置,而最新占据TOP500首位的超级计算机蓝色基因,竟然达到了每秒钟280.6万亿次浮点运算的速度,这几乎是8年前战胜卡斯帕罗夫时候深蓝速度的100倍。到底是什么力量催生人类计算能力在8年间翻了近100倍,即便我们拥有如此强大的计算工具,为什么依旧无法面对“卡特里娜”飓风的危害先知先觉呢?本刊记者专访了主管IBM技术战略创新的全球副总裁欧文·沃拉达斯基·伯杰(Irving Wladawsky Berger)。
三联生活周刊:所有人都对深蓝当年战胜卡斯帕罗夫记忆犹新,而目前保持世界计算速度最快的蓝色基因,比深蓝时代到底进步了多少。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91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