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守望我们的家园:自然崇拜与后现代主义表达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19·阅读时长3分钟

37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63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尹一)

美国学者罗德里克·纳什的《大自然的权利》一书认为,大自然也应该进入天赋权利的范畴之中。在人类摆脱了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枷锁之后,应该向“物种歧视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宣战。保护动物和植物,尊重一切生物的天赋权利。

现代生态文明观和生态伦理学主要分作两个层次:浅层的仍然未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视生态环境为人类生存的“征服”物和从属物,意在保护人类这一物种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而深层次的人类与生态自然的关系,则是消解“中心主义”。而这需要在人类的文化观念和生存方式中来寻求解决的方案,从而达到对人类总体行为方式的自觉。

实际上,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几乎每个民族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习俗、禁忌。尽管他们的出发点、目的不尽相同,但的确都体现了各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伦理智慧,这种伦理意识包容在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图腾、神话中,他们把自然作为文化诉求的对象和表达的内容,甚至把自然物尊为自然神,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91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煤炭富豪的财富调查

歌城、悍马与豪宅

39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