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19·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65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郭娜)
(
铜雕《列宁与学习的少年》50年代,500公斤重,1.3米高
)
赵庆伟不用钱包。他手边随时有一沓儿人民币,一会儿随便扔办公桌上,一会儿随手揣裤兜里。这是11月底的北京,明媚的蓝天和金灿灿的叶子让人浑身暖融融的。赵庆伟数出6000多块钱出门,直奔南城棚户区深处一幢平房。进屋顺手抄起3个橘子,两下剥了皮儿,一半塞进嘴里。边嚼边指着墙根儿一摞旧文件问道:“这堆要多少?”
这家主人老李是赵庆伟多年的供货商,京城废品行当里也算一号人物,运气好一年能赚十几万元。老李家是此地难得一见的豪宅,右手边客厅、两间卧室一字排开,中间还专留一间做储藏室,堆满了刚从文化部弄到的3吨文稿。左手边改建过的走廊足有3米高,从地面到墙壁贴满了雪白的瓷砖,直贴到开了天窗的房顶,老李的老婆坐在明亮的过道尽头在铝制的大洗衣盆里起劲地搓着衣服。老李50上下,山西人,八字胡,矮胖,老李的儿子也干这行,房子就在旁边,赵庆伟来捡东西时看着方便。
这天,赵庆伟买了50年代的20张水彩画和10张素描、4幅油画、8公斤“文革”期间领导小组文件、20张“文革”初期国庆典礼上8个样板戏的花车设计草图、1个民国老电风扇。他不断地问:“还有没有更好的?”他三两句还个价,嚓擦地付现钞,半小时后兜里的6000元花掉一多半。下午两点,赵庆伟收兵,开着雷诺奔了顺峰吃午餐。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91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