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赌徒克里·帕克

作者:于萍(困困)

2018-07-18·阅读时长5分钟

37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39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70年代,克里·帕克推动举办世界板球系列大赛,并且缩短比赛时间,推广一天板球赛制

克里·帕克去世那天,澳大利亚总理约翰·霍华德十分悲痛,他在特别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称呼帕克为“朋友”,说他的死“是澳大利亚巨大的损失,因为他是这个国家充满激情的信徒”。当然,这场充满溢美之词的悼念少不了传媒业,“澳大利亚第九电视网”、《悉尼晨报》等媒体上都出现了“巨人之死”,“澳大利亚精神的损失”诸如此类的标题。在克里·帕克的奇闻逸事中,贯穿始终的是这样一些特征:粗野(他可以在任何场合口出脏话),傲慢(他认为所有法制都是对勤劳致富的人们粗暴的干涉),恃强凌弱(他的下属常被他唤作“蠢货”,为了禁止员工饮酒,公司中连冰箱都不许配备)、缺乏生活趣味(他认为人生最大痛苦莫过于在歌剧院听琼·萨瑟兰的歌唱),而他一辈子的核心就是:赚钱。这一形象怎么就成了“信徒”,而一个除了钱别无他物的富翁,如何又成了澳大利亚精神的标杆?一切藏在他与钱,与政治的赌博中。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于萍(困困)

发表文章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3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小龙女·新武侠

38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