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伊
2018-07-16·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059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鲁伊)
1997年,当时还在上高中的美国14岁少年内森·佐纳(Nathan Zohner)进行了一项后来鼎鼎大名的实验。他说,一种化学名为一氧化二氢(dihydrogen monoxide)、缩写为DHMO的无色、无嗅、无味的化学物质,每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因此,他请求公众签名支持,敦促政府禁止使用一氧化二氢。结果是,随机选择的50个人里,有43人义愤填膺地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打动这些人的理由包括:吸入一氧化二氢会导致死亡,气态DHMO可能引起严重灼伤,在晚期癌症病患的肿瘤中,无一例外存在这种物质。它是现代工业的宠儿,各国在核能发电、化工、造纸等行业广泛使用一氧化二氢。军事部门一直进行着DHMO的提纯和应用试验,从而在战争中控制和利用它。它是酸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几乎所有地方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甚至北极冰川也发现了这种污染物……
内森大概不会想到,在他进行这项实验同一年升空的一艘探测飞船,会为这份请愿书中添上新的条目:DHMO的危害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地球,继NASA火星探测车在火星上发现一氧化二氢可能存在的证据后,木卫二欧罗巴和土卫二恩克拉多斯也未能幸免。整个太阳系都面临着DHMO——而且数量可能相当庞大——的荼毒。
发表文章5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2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