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彭浩翔的社会版电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16·阅读时长3分钟

33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75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孟静 郝哲)


( 彭浩翔 )

生于70年代的彭浩翔是现今香港导演中最接近年轻人口味的一个,“鬼才”、“妖”、“传奇”这些当年形容过徐克的词又安在了他身上。不少影评人甚至把他当作是香港电影的新希望。他的第一次机会是自己给的,他把12万元积蓄拿出来拍了一部“暑期作业”,后来他的电影《买凶拍人》的监制谷德昭说,“不是你的电影有多好,而是你拿12万来拍这样一个片子,说明这个人想做导演的愿望很强烈,这样的人,一定会全力地去做好导演”。

彭浩翔确实拿出了强烈的姿态做电影,为了看一部电影他不惜和女友分手。他的电影切合当下年轻人心态,因为很多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他24岁时写的小说《全职杀手》被杜琪峰拿去,由刘德华、反町隆史主演,那个故事来源于王义夫在奥运会上晕倒的经历。他最商业的一部电影《公主复仇记》是他一个台湾同学的遭遇,那个女孩子的裸照被前男友传阅给多人,女孩托彭浩翔帮她要回,彭答应帮助她,因为他也想看到这些照片。这些事情和当下社会有多么契合翻翻报纸的社会版就知道了,前不久新加坡有个女孩子的手机被人盗走,把她和男友自拍的AV公布在网上,她自杀身亡了,这一切是事实,又像发生在彭浩翔的电影中。

彭浩翔的电影中也有自己的故事。《买凶拍人》里张达明在片场当副导演得到的报酬居然是大麻,他气急败坏地哭诉,“我是拍电影,不是毒贩!”而这恰恰是彭浩翔自己的亲身经历。《买凶拍人》之后,香港国际电影节称其为“罕有的癫狂中见真情之作”。黑色幽默加出人意料的结局,让他特别受到年轻人的拥戴,在第1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华语电影全国高校巡展”的活动现场,彭浩翔自然是最被关注的导演,尤其是他的电影《伊莎贝拉》刚从柏林电影节带回了一座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他在一系列的问答中总是提到是他自己给了自己一个出头的机会。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天安门广场断代史

历史、建筑与精神气质

41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