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966年8月18日—张振国:天安门下的普通人

作者:葛维樱

2018-07-16·阅读时长4分钟

78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341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葛维樱)


( 1966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红卫兵”挥手致意 )

8月18日上午9点,天气晴朗。当女播音员报出“毛主席来到我们中间了”时,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拼命蹦跳着睁大眼睛。看不清毛主席的脸,天安门城楼的正中有一个小小的身影,穿着绿军装,当他开始挥动手里的军帽,我才确定了那就是毛主席。人群排山倒海似地向前涌,使尽全力压前面的人,脚离了地,鞋子掉了都不知道,疼痛啊什么都顾不了,心里面只有毛主席。每个人都热泪盈眶,被毛主席接见,在当时被我们视为人生最大的光荣,最大的幸福。每人脸上都洋溢着圣洁的光辉,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50万人的广场上只有一种声音震耳欲聋:“毛主席万岁!”

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毛主席要来,没有心理准备。那次大会不像后来的正式接见,叫做“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参加的大部分是首都高校、中学和机关单位的革命群众。每一盏华灯上都挂个喇叭,女播音员播放着《大海航行靠舵手》、《东方红》,不时带领大家喊口号“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毛主席”。人群中自发地大段背诵毛主席语录,不过在毛主席出来之前,大家的情绪只是欢欣鼓舞,还没有特别激动的。最显眼的莫过于北京大学的方阵,他们站在毛主席视野最容易看到的地方。除了高举校牌外,还扛着一块聂元梓写的大字报的巨大模型,木框上装饰着红绸绣球。我们班去了十几个红卫兵,指挥部安排我们在广场东,历史博物馆前面。天安门广场当时的地砖不是现在这样的大地砖,很小,指挥的说,一块砖上站一个人,正好。

先于毛主席出来的是林彪和周总理。早上7点半大会开始,林彪先讲话,说“代表党中央、毛主席问你们好”,而周总理只说“问你们好”,我觉得有点突兀,后来才知道林彪的地位已经变了。我们一个劲喊着“我们想见毛主席”,语速很快很有节奏,但是没想到真的能见到。毛主席出来时候,我们还在齐声大喊:“刘主席,我们要见毛主席!”还不知道高层已经变了。主席出来,虽然没有人能看清楚,但都是眼含热泪,喊着万岁,从四面八方都向天安门涌过去。人群再怎么往前涌,到金水桥就停住了,警卫站成人墙。我旁边有人就抱着警卫的胳膊哭。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葛维樱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24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天安门广场断代史

历史、建筑与精神气质

41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