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16·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3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志余,施武)
( 清代《回銮图》中金水桥与金步廊 )
深深的丁字型广场
明永乐十八年(1420),承天门(今天安门)建成后,将前边的大片旷地用6米高的红墙围起,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丁”字形前院,作为皇城内的宫廷广场。
在丁字形广场的三端上各建一座三券洞的门,广场南端一门为大明门,有国门之称,清朝改名为大清门。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华门,原来的石制门匾也要相应地换下,本来计划把原来的石匾翻一下面,即把原来的背面翻到前面,刻上“中华门”即可,当石匾拆下后,发现背面刻着“大明门”。结果仓促中,只好刻了一块木匾。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