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7-05·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1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邢海洋)
汽车业有“金九银十”之说,说的是一年中汽车业销售的鼎盛时期是9月和10月,房地产业也有类似说法,但在上海,这个美好的预期被8月份房价的跌停板震慑住了。8月,上海普通住宅的销售均价下跌了10.3%,这刚好等同股市中的一个“跌停板”。
房价下跌皆因为供应量大增。8月份,上海成交商品住宅176.3万平方米,环比涨幅14.3%,但同月上海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量达到232.44万平方米,环比增幅30.86%,当月商品住宅可售面积新增了56万平方米之多。前两个月,面对宏观调控,上海开发商拒不降价,还在媒体上大造“越调控越涨价”的舆论,即便在6月份成交量环比缩水30%,7月份成交量再度下降12%的情况下,许多开发商仍然没有选择大力促销,而是捂盘。两个月过后,开发商终于绷不住了,资金压力下,终于大举抛售。
股票市场也一样,当供应滚滚而来的时候,也免不了走上上海楼市的覆辙。只是,这是一种比宏观调控更直接的调控产物,供应完全在证监会的手上。证监会也在“捂盘”,因为一切都要为工行的顺利发行让路。中移动集团一位副总裁在8月初透露,关于A股上市的事情,已经在证监会“排上队”了。据说,兴业银行也向证监会递齐了材料,但在银行上市的排期上,管理部门力保的是工行,兴业银行恐怕要安排在更晚的时间。不仅仅是兴业银行、中移动这样等待已久的公司,一批有意“海归”的公司也只能将A股发行时间表往后推。8月29日,中国人寿在交出净利润大涨72.2%的半年业绩的同时,公告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15亿A股。不过,有消息称,将在工行上市之后。而8月30日的报纸上也有人透露平安保险也不排除A股上市的可能,并称其在A股的融资规模将在150亿左右。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