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7-04·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8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古谚有云:“五穷六绝七翻身。”“七翻身”尚未验证,“五穷六绝”却已经实在地发生了。贸易战鼓点声声,降杠杆、减补贴、降关税、调个税、压房价,数月之内我们打出了密集而力度颇大的政策组合拳,给人以“深挖洞、广积粮”的既视感,也令投资者为囤粮做了贡献。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组合拳后我们的粮草准备充足了吗?
说起粮草储备,最直观的感受是光伏、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调整。5月31日,“史上最严光伏政策”公布,控制新增规模、加快补贴退坡等,再加上随后爆出的亏欠千亿元补贴的新闻足以令行业震荡。为什么光伏补贴这么快且突兀地大刹车?这还得从光伏的科技进步说起。全球光伏的发电度电成本,2009年还是0.30美元,到了2016年就降到了0.10美元,2017年更降低到8美分。10年间,光伏的全球装机爆炸式增长,是最初的25倍。可由于光伏成本下降得如此之快,政府的补贴政策往往反应不过来,就造成了补贴与当期装机成本的不匹配。如2008至2011年,德国的光伏装机规模急剧上升,可再生能源附加费到了用电户忍无可忍的地步,电网的改造也跟不上,于是德国不得不紧急叫停。时隔7年后,这一教训又在中国重演。截至目前,中国的光伏装机容量达到了160GW(吉瓦),其中2017年安装了53GW,2018年的前5个月安装了超过30GW。一半的装机都发生在短短的一年半内,就是因为有利可图;而另一方面则是财政的巨额负担,据测算,未来20年,国家承诺的补贴还将高达1万亿元。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20个推荐 粉丝2970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