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02·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03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李孟苏)
拍卖,慈善派对的主题
有钱人信奉一条人生准则:“贪婪总是好的。”现在,他们又在后面加了一句:“捐出去更好。”道德感、慈善心,成为商业金融大佬、娱乐明星、社交名流们最新的配饰。于是,奢侈无度的埃尔顿·约翰会在戴安娜王妃的葬礼上,演唱完《风中的蜡烛》后宣布,把该歌曲改编后的所有版权捐给戴安娜王妃基金会,约2500万英镑。他每年都捐出2000多万英镑资助音乐、儿童、艾滋病防治组织。总把自己打扮成一棵圣诞树,品位浮夸得恶名昭著的约翰爵爷,终于选对了一件奢侈品。但得体的行为并非天生就具备,需要后天培训。应市场所需,洛克菲勒基金会下属的慈善协会在伦敦开办了全世界第一家慈善学校,向资产千万以上的富人们敞开大门,教授他们如何得体地做慈善事业。学费可不便宜,一周6000英镑。
做慈善,传统方式是向非政府组织(NGO)捐款。但是,NGO越来越成为臃肿的官僚机构,运转成本越来越高,富人们是不愿拿相当一部分钱去喂养他们的。它还比不上以个人名义建立一个慈善基金会、或举办一个慈善派对更有诱惑力。像埃尔顿·约翰,开有一家“埃尔顿的衣橱”慈善商店,出售他的二手服装,为名下的慈善基金会筹款。他每年组织的“奥斯卡派对”、12月底的“白色领结和三重王冠派对”,均成为全球社交圈的盛事,人人以得到一张邀请函为荣。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8001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