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贾平凹:我在看这里的人间(9)

作者:朱伟

2018-05-29·阅读时长5分钟

152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99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作家贾平凹(摄于1996年)

《带灯》是贾平凹的第十三部长篇,发表在2012年第六期《收获》杂志上,201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贾平凹比喻自己是一头辛勤犁地的牛——“不写东西我还能干什么呢?”他真是以写作为生,是最勤奋的作家。

这部30多万字的小说分上中下三部,上部《山野》与下部《幽灵》都很短,其实是引子与尾声,中部的《星空》是主体。小说里有了很多小标题,刚开始读,意识到平凹要有意通过分段,改变自己的叙述方法,想疏朗些,但读着,又觉绵密还是疏隔不得,写作习惯真是很难改变的。平凹自己的说法,从这部小说起,他想有意改变已经用到得心应手的明清小说叙述手段,“兴趣了西汉时期那种史的文章风格”,“沉而不糜,厚而简约,用意直白,下笔肯定,以真准震撼,以尖锐敲击”。而西汉的文体精神要转换成白话小说的语言是很难的,这部小说,应该说是实验之开始,许多读者不习惯、不喜欢这文体变化。


《带灯》是贾平凹的第十三部长篇,201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带灯是一位乡镇女干部的名字。按平凹的说法,这位在综治办当主任的小干部是有生活原型的。“她不知从哪儿获得了我的手机号,先是给我发短信,是个滔滔不绝的倾诉者。”“她能拽着牛尾巴上山,采到山花了,把一朵别在头上;跑累了,说你坐在这儿看风景吧,我去打个盹,跑到一草窝里蜷身而卧就睡着了。”平凹设计她的原名是萤火虫的萤,因听说了“腐草化为萤”,看到萤火虫夜行是自带了一盏小灯,便改名为“带灯”。这名字的寓意,平凹显然要赋予她一种理想,也要给一点残酷的暗示。

文章作者

朱伟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8个推荐 粉丝1547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探访沙特阿拉伯

天方夜谭与消费主义

814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