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璐
2018-05-25·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885个字,产生8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咖啡圈里来了“野蛮人”
编号是No.0001的瑞幸咖啡店就开在神州优车总部的一楼。那是北京北三环一片空旷的区域,神州优车总部的办公空间是从清理疏散的批发市场改建的,正是现在建筑界流行的城市沉淀物业再利用的典型案例。进大堂右手边的咖啡厅,生意很好,才上午10点多,就只剩下一个空位,不少人大概是直接来出差的,拎着箱子就坐在咖啡厅的长桌边开会。每隔一会儿还有人从办公区域走出来外卖带走。
作为最早营业、带有实验性质的三家店之一,这个店是用来观察普通白领的消费频次、复购率、价格敏感度等消费习惯的,当时连APP都没有,神州优车的员工们通过内部购买链接和微信下单,没有专门的内部优惠,但按照现在买五赠五的促销活动,买24元一张的咖啡券,折合下来一杯咖啡12元钱。如果瑞幸咖啡对标的是星巴克这个价位的咖啡,那么现在它的实际价格只比麦咖啡、连锁便利店咖啡贵一点。不用从支持神州优车前COO钱治亚创业的情怀出发,单从图便宜的角度,12块钱一杯的咖啡也是神州优车集团普通员工的首选。
在这家瑞幸之后,隔壁楼的超市里才开业了一家costa,生意冷清。现在话题焦点虽然在瑞幸和星巴克之间,可如果按照瑞幸公布的5月底开业525家店的数据,它已经超过了costa。costa长期被认为是星巴克在中国的主要对手,很多城市的商业区域里,它都是贴身星巴克开店的存在,根据去年媒体上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它在中国有420家门店。
替代了costa的座次,瑞幸咖啡的眼睛只盯着星巴克了。5月15日,瑞幸咖啡发了一封致星巴克的公开信,说遭遇了星巴克与物业签的排他合同和重合的供应商面临站队选择,呼吁星巴克给行业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这个宣战比邀请张震和汤唯做代言人更吸引眼球,消息迅速刷屏,成为一周的热点话题。很多熟悉互联网的人把这看作一种营销手段,特别是CMO杨飞在自己刚出版的《流量池》里写到“对立定位”,就是后发创业品牌进入已经相对饱和的市场时,对标行业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竞品,显出明显的差异,让用户马上感觉到。杨飞否认了这是一次营销活动,他说,起诉星巴克垄断已经立案了,法院判决上就不方便多说,但他的营销团队没有参与,是公司和法务开会的决定,他本人正在忙6月份的一个项目。
星巴克在中国的咖啡甚至连琐饮料店行业就是一座高山,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做下一个星巴克”的消息传出,但这么直接的挑战倒是十分罕见。从出行汽车领域杀入咖啡圈的瑞幸团队犹如“野蛮人”,狂风暴雨般的给咖啡行业撕开一个口子。虽然杨飞否认对星巴克的起诉是一场营销,但如果根据“对立定位”的理论,从消费者角度确实关注到了它与星巴克的不同:瑞幸咖啡的杯形与星巴克的大杯相当,不同品类定价在21、24、27,比同样产品的星巴克略便宜,如果是现在补贴这种情况下,价格连星巴克的一半都不到。购买方法也不一样,必须先下载一个APP,即便在门店饮用,也是在APP上下单。这看起来是交易方法的不同,但在杨飞看来,这已经是不同纬度的竞争了。以星巴克为代表的模式是“店头咖啡”,瑞幸则是新零售的应用,线下+线上,咖啡厅、办公区、大学校园等场景下的咖啡消费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背后的产品开发、供应链、获客的逻辑都不一样。
发表文章146篇 获得23个推荐 粉丝2890人
周刊主笔、 新消费研究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