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袁新意:竞赛,兴趣与生存之别

作者:魏一平

2018-05-25·阅读时长6分钟

378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07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正在最后一搏的高考班学生 )

坐车到麻城市,再到宋埠镇,离袁新意的家还有10公里时候,就没了公路。土路两边到处是裸露的岩石,直到现在骑摩托车也得走一个半小时。从上初中开始,袁新意不知道在这条路上来回走了多少次。那时候,他父亲每周也会走两趟这条路,骑自行车驮上60斤大米到镇上去换回30块钱,供他上学。踏着这条坑坑洼洼的山间土路,袁新意一路走到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领奖台,走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

袁新意出生的村子叫宋埠镇古城山村,由于地处雷区,直到现在,“一遇到暴雨就不得不把家里的电话线拔掉”,父亲袁永和在电话里不好意思地跟记者解释。小时候的袁新意,在父亲眼中的印象是,“爱琢磨道理——别的小孩疯跑着玩的时候,他就在路边看蚂蚁搬家,一看就是半天”。

小学六年级时,袁新意到镇上去参加“华罗庚金杯”数学竞赛,“觉得自己不如镇上的小孩。”初一时参加麻城市数学竞赛,考试前一天,数学老师跟他说:“明天如果下雨,就不去考了。”结果,第二天,天气晴朗。虽然最后没有得奖,但正是这一次比赛,让袁新意觉得“不能再这样糊弄下去了,要好好把数学竞赛搞一下”。

文章作者

魏一平

发表文章9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62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黄冈制造

一所中学的高考传奇

51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