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乙醛——人类的隐形杀手

作者:袁越

2018-05-24·阅读时长3分钟

43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8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生活中你肯定认识这样的人,他们不能喝酒,一喝就脸红,如果强灌,很快就会醉倒在地,甚至呕吐不止。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酒精(乙醇)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转化成乙醛(Acetaldehyde),这个过程需要“醛脱氢酶”(ALDH)来催化。人体内有19种ALDH,其中,ALDH2活性最强,承担了大部分工作。有将近一半的东亚人体内的ALDH2有缺陷,不能迅速把乙醛转变为无害的乙酸。于是,这些人只要一喝酒,体内的乙醛含量就迅速升高,甚至能达到正常值的20倍之多。乙醛能加速心跳频率,扩张血管,于是饮酒者的脸就红了。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更容易喝醉呢?难道说,乙醇并不是让人醉酒的主要原因?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国王学院的科学家维克多·普里迪(Victor Preedy)就发现,乙醛是一种效力强大的肌肉毒素,其毒性是乙醇的30倍。后续的研究发现,乙醛能和蛋白质的氨基结合,形成“蛋白质加合物”(Adducts)。这种结合非常稳定,严重影响了蛋白质的正常功能。“很多人误以为酒精危害最大的器官是大脑和肝脏,这是不准确的。”普里迪说,“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酗酒者肌肉造成的伤害才是最常见的,其发生频率是肝硬化的5倍。”

更可怕的是,“蛋白质加合物”会改变蛋白质的外表结构,使得免疫系统误以为这是入侵的敌人而加以攻击。大约有70%的“酒精肝”患者体内能找到相应抗体,这些抗体对“蛋白质加合物”的持续攻击会让这些患者常年处于慢性炎症的状态,这种状态已被证明是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阿尔兹海默氏病和癌症的诱因。

文章作者

袁越

发表文章53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208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浪漫与想象

西班牙文化年寻踪

61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