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进
2018-05-24·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4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吉恩·方进 )
所有试图撰写20世纪末信息革命历史的人,总喜欢拿1975年1期的美国《大众电子学》封面说事,似乎个人信息时代的开端,都从那台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Altair 8800电脑开始,并且还得着重提一下英特尔8800处理器,以及当时比尔·盖茨和微软受到这期杂志的影响。而一提及半导体技术变革,几乎所有人只会想到CPU领域英特尔与AMD的硬碰硬,如果以全球每个人都消费过一台电脑计算,在英特尔8800之后的各类型CPU累计产量最多不过50亿颗,而根本没有多少人注意到DSP已经累计生产了接近100亿颗的现实。
DSP即数字信号处理器,是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的缩写,也许不少人觉得DSP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事实上,作为第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对数字信号进行加工,并最终反馈解译回模拟数据格式的技术,绝对深深影响了一个时代的生活。第一个商用的DSP芯片诞生于1982年,当时美国得州仪器的一群工程师开发出了处理速度只有5MIPS的TMS32010,并用其造出一个能说话的拼写教育玩具。如果不是DSP芯片的出现,也许雅马哈这家1887年创立的乐器作坊,还在生产风琴和钢琴,根本不会在20世纪80年代造就出庞大的电声乐器王国。在1986年以前,杜比技术代表着最好的声音模拟,正是雅马哈第一个尝试将DSP芯片植入放大器中,创造出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价为当年“自立体声诞生后在音场处理技术上的最大技术突破”。被DSP影响最彻底的还要算汽车业,从助力方向盘到涡轮增压,几乎所有汽车电子都基于DSP技术,每辆汽车制造成本中20%以上都与DSP有关,更不用说像丰田普瑞斯这类被电子控制技术武装的混合动力汽车。包括手机、iPod,但凡与音频输出有关的东西,都肯定有DSP的身影。
当年参与研发第一块DSP的吉恩·方进(Gene A.Frantz)如今已经是得州仪器的首席战略科学家,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物理的世界,每个人接触每件事情,都是一次模拟方式的物理行为,DSP承担了人与数字化处理之间的沟通作用。别看DSP已经商用25年了,只要这个世界还以物理方式存在,那DSP就不会被淘汰。其实DSP是一项讲求简单与效率的发明,也许我们并没有创造什么,但是在DSP之上,很多工程师已经和正在创造新生活。”如同CPU领域那条由英特尔创始人开创的摩尔定律,试图以18个月为周期定义CPU速度翻倍一样。在DSP领域也有一条以吉恩·方进命名的Gene定律:DSP功耗性能比每隔5年将降低到原来的1/10。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