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三坊七巷名门的市井生活

作者:葛维樱

2018-05-24·阅读时长11分钟

77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51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三坊七巷“水榭戏台”于2006年12月开工修复,图为修复前的“水榭戏台” )

三坊七巷很好辨认。晚上站在高楼上,福州市中心最繁华的灯火中间,一片长方形的漆黑地带。福州这样的港口城市,在上下弯曲的街道中,土洋结合的教堂、牛排馆隔几步就是一个。唯独三坊七巷,占据661亩的一块平地,里面横平竖直,半边是三个坊,正对着的另外半边是七条巷,中间隔一条街。200多年里,门当户对在这里极为肃整,六扇门的人家绝不会有三扇门的对门,刻着清代街规的石碑完好地竖立在街边。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公房改造,郁达夫眼中“尽钟鼎之家”的三坊七巷,住进了大量平民,以致现在,林则徐、沈葆桢、严复、冰心、林觉民这样的名字、134处房屋被列入文物保护范畴,都改变不了这里已经成为贫民窟和养老区的事实。

家族政治的物质样本

车子开到澳门路就必须停下,这里是三坊七巷的起点,林则徐祠堂是必看项目。所谓三坊七巷,按照旅游局的话说,是以林则徐作为名片的。实际上,从林则徐的母亲开始,一直到严复的儿子、孙女,这个家族延伸了近200年的权力脉络,才是三坊七巷存在的理由。周民泉是三坊七巷最权威的文物管理人员,他的家原本在林则徐祠堂旁边,但因为2006年要修建停车场被拆迁。周民泉一家现在还居住在过渡房里,等待政府的安置房。“修停车场,就是为开发三坊七巷做准备。”周民泉并不介意,“林则徐祠堂是三坊七巷一带最早被作为旅游景点开放的,在80年代初期。”

文章作者

葛维樱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02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浪漫与想象

西班牙文化年寻踪

61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