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再多爱一天也不够

作者:苌苌

2018-05-24·阅读时长6分钟

39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43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充满奇想的一年》 )

琼·狄迪恩(Joan Didion)在70岁以前的生活可谓幸福之至,波澜不惊。尽管译著在我国出版不多,但她本人凭小说《愿赌服输》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出了名,是美国的一线作家。她的丈夫约翰·格里高利·邓恩也是个优秀的作家和剧作家,俩人结婚40载,除了刚结婚前的几个月,约翰在《时代》周刊上了几天班,后来俩人都在家工作,几乎每天24小时在一起。一起在檀香山的酒店写作,坐飞机去700英里外的地方吃晚餐,互相朗读和修正彼此作品,著作数量稳定质量佳。他们共同编剧了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电影《一个明星的诞生》和罗伯特·雷德福主演的《因为你爱过我》,在好莱坞也占有一席之地。作为数一数二的作家家庭,在美国社会享有很高的地位,过着优游四方、往来无白丁的日子。琼·狄迪恩出生于一个开明的军人家庭,从小的家训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受人打扰,也不去打扰他人”。她自己的父母都是在过了耄耋之年方过世,在70岁之前,死亡都是在她视线之外的。

“生活改变很快,生活瞬间改变。你坐下来吃晚饭,而你熟悉的生活结束了。”琼·狄迪恩在她的新书中写道。2003年的圣诞节,他们唯一的养女金塔娜因为一场流感引起全身感染生命危在旦夕。5天后,从医院探望女儿回来,丈夫约翰在吃晚饭时候心脏病发作,瞬间就去世了。来年春天金塔娜病愈出院,却最终未躲过死神袭击,在去洛杉矶疗养的路上摔倒,几个月后死于脑创伤。在如此无常的巨变中,琼·狄迪恩原有的关于死亡、疾病、幸运和霉运,关于精神正常的肤浅定义和生活本身的观念统统动摇了,她试图通过写作来理解这生活。《充满奇想的一年》写的是琼·狄迪恩在丈夫去世一年间的心路历程,穿插段段陈年往事。书出版后,获得了2005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非虚构文学类大奖,被认为是哀悼文学的经典之作。

与我们以往所熟悉的名人遗孀的回忆录不同——因为悲哀导致的精神病理学上的认知缺陷,往往走上神化哀悼对象的路,忽略其缺点,放大其优点,沉浸在虚幻的甜蜜想象中。琼·狄迪恩对这种认识缺陷有清醒的意识,避开了评论哀悼对象的品质,避开了自以为是。她写道:“我是一名作家,对我来说,想象别人会怎么做怎么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但她在写作这第13本书时关掉了这个能力,“在我看来,仅在作品中想象他会怎么说是件卑鄙的事,将会违背他的本意。”在这本书中,我们无从知晓他们家在美国文化界的地位,丈夫是否是个优秀的作家,女儿是否聪慧孝顺。她直指悲哀的本质,通过对弗洛伊德、奥登、C.S.刘易斯等人的旁征博引,对自身经验的准确叙述,深入剖析了人为什么要哀悼和自怜。

文章作者

苌苌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南京”

情感如何记忆

51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