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冬婷
2018-05-24·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727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和云英在美国参展的照片《爷爷和耀坤和他的孙子与鸬鹚在一起》 )
2001年的一天,丽江拉市乡的南尧、打鱼两个村来了几个外国人,从英语到汉语再到纳西语,说要给村民们照相机让他们随便拍照。几个自告奋勇或村干部指派的“照片员”每人领到1台简易柯达相机和4个胶卷。这是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在滇西北开展的“照片之声”项目,拉市海因其高原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而成为实施地之一。“我们不会读书,不会写字,但这些照片可以代替我们说话。”怀着些懵懂的兴奋,乡村“照片员”开始用这个没怎么见过的机器记录身边的劳作和玩乐,欢笑和哭喊,记录下拉市海正在变异的一切。几年过去,记录已悄然停止,距古城仅十几公里的拉市海正日益成为丽江的另一个旅游景点。
旅游,土地外的收成
出丽江古城,穿越现代化新城,一条林中道路蜿蜒盘旋,这就是连接丽江和拉市海的214国道,十几公里,车程半小时。“这是条老路了,也是通向石鼓、中甸的必经之路。”司机李永开一辆带拖斗的小巴,每天几十次拉人往返于古城和拉市海之间,每人收5元,一天能挣100多元。“两地跑的人很多,大多是从拉市去古城卖菜、打工、做小生意的。”20多岁的李永是拉市乡下南尧村人,高中一毕业就成为丽江古城劳动力大军中的一员。
发表文章79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344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三联人文城市奖总策划。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