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伟
2018-05-24·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579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和解放军战士在一起 )
两代军服工作者记忆中的“六五式”
1974年,部队在北京招兵时,徐平的很多同学和朋友都进入了北海舰队航空兵。由于近视,此后他再次失去了加入东海舰队航空兵的机会。海军本来就没有“六五式”国防绿军装,这下连海军的灰色军服也没机会穿了。不过1983年7月底从河北大学工业经济专业毕业后,徐平终于从地方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军官,进的正好是总后军需装备部,从事的恰好还就是军服的生产定额。“最幸运的是,我刚入伍就赶上全军酝酿换装。”徐平说。沿用了20年的“六五式”军装即将被淘汰,还能参与新军服的生产,这是一种难得的经历。
“当时已经传说部队要恢复军衔。”徐平说。刚进部队时发放的“六五式”绿军装俗称“三面红”,是没有军衔的军服。官兵一致,只是军官上衣4个兜,战士2个兜。徐平回忆说,那年夏天很热。“六五式”由于没有配套制式衬衣,的确良面料也不吸汗,除了几个老红军出身的少将上下班总是全身军装,穿得笔挺,部队一般流行的穿法是上身便装,下身穿部队绿裤子,根本分不清楚谁是兵谁是官。“包括军人之间,如果不熟悉的话,对于对方阶层只能靠经验判断。我们劳动工资处胡助理是副师级干部。他身材较胖,很有派头。我和他走在大街上,人家看见一个身材魁梧的长者身边跟一个年轻人,都以为他是个老首长。”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