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5-22·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14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陈晓帆)
(
1. 大门入口处的室外花园 )
“光之屋”(Light House)挤在伦敦诺丁山密密匝匝的楼群间,走进水泥门洞,眼前阳光灿烂,花园和室内的氛围轻盈得如同空气,别有洞天。这幢由混凝土建造、天花板全部采用玻璃的两层独立式住宅,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英国分部2007年度建筑设计奖,被誉为完美利用光线的杰作。“光之屋”是建筑师吉亚尼·波兹福德(Gianni Botsford)用8年时间完成的作品。波兹福德出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在英国接受建筑学训练后在伦敦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8年前,一对在罗马生活了多年的学者夫妇带着一儿一女回到了伦敦,他们希望建一座现代化的住宅,但又想在以阴雨著称的伦敦保持天光明朗的地中海式生活。他们和波兹福德走遍了伦敦,终于在诺丁山找到一个由化妆品厂改成的仓库。它距有加勒比情调的波特佩洛路咫尺之遥,地段特别好,好到被人遗忘了。但是,它又被淹没在各种风格、各个年代的房子中央,空间异常封闭、局促。波兹福德先期和环境设计公司Arup合作了6个月,天天测试太阳几何学,研究太阳光线在这个地点的变化问题,计算光线从哪个角度照进来、如何让每个空间最大程度洒满自然光。总之,一切设计就围绕着光线展开。
建好后的“光之屋”是个水泥鞋盒子,跃层结构的门厅一边通向一楼的5个卧室和相应的卫生间,从主卧的更衣室出去,直接就到了由下沉式天井做成的游泳池;门厅有一架不锈钢楼梯,伸向二楼的室内天井。这个天井是二楼的中心,种了几棵无花果树,周围用玻璃推拉门连接起居室、厨房、餐厅和书房及图书室,有一边向下还能看到游泳池。二楼作为公共活动区域,是波兹福德对外部空间位置和日光路径计算后得出的最佳结果。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