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意外枪击后的26年

作者:葛维樱

2018-05-22·阅读时长10分钟

76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36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她活了下来

子弹在不到1米的距离,从咽喉射进,脖子后射出,按常理是致命位置。杨海燕觉得“忽然飘了起来”。子弹贯穿了脊椎,“除了脊髓,哪里也没有伤到,子弹甚至没有碰到食道、大血管”。杨灵迅速给父亲的司机打电话,把杨海燕送到青岛401医院。杨灵的母亲回家一看,“地上没什么血迹,还以为伤得不重”。杨海燕的伤口是梭形,中间的直径也不过1厘米。但在“c7t1”的部位,也就是颈椎的最后一根骨头和胸椎第一根骨头之间,是一个直径2厘米的洞。

“医生说要一辈子躺在床上。我都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杨海燕的母亲孙瑞平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父亲杨德渐是青岛海洋大学的教授。两个人都是看中事业的知识分子,“文革”后刚好40多岁,“我们平时都不怎么管两个女儿”。杨海燕是老大,学习成绩出众,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还没来得及规划孩子的未来,也不知道她自己有什么想法。至少可以工作吧”。20多年里完全活在照顾杨海燕的沉重压力下,孙瑞平和杨德渐已经记不清女儿没出事前的性格了,只说“很聪明,有点内向。擀饺子皮特别快”。

文章作者

葛维樱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24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