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冬婷
2018-05-22·阅读时长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1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原宁阳县蟋蟀研究会理事长王际云在市场上买蟋蟀 )
“啧啧!那可是只‘老白青’,白大头,配戴老虎钳子的白牙,百年难遇!”9月初,宁阳的蟋蟀季已进入最后的疯狂,一只身价1.4万元的“天价虫”纪录正被人津津乐道。
“那是8月17日晚上,我亲眼所见。”坐镇“灯光市场”收虫的老柳言之凿凿,“是天津的大户老乐明从虫贩健儿那里收的,开价3万元呢!正所谓1000元看两牙,2000元细皮嫩肉,3000元虎头尖翅。再往上,看属于青、黄、紫、白中哪一种名虫,价格才能上万元。”
第二天早晨的“黑风口”早市,记者又听到了另一个版本,只不过时间地点换成了8月17日早晨的“黑风口”。“老乐明就在旁边那张桌子上收的,他每年来了都坐同一个位置。更奇的还在后头——”摆摊卖早点的刘五慢悠悠品了一口茶,“过了5天,老乐明又开着他那辆‘林肯’来了,还在那张桌上,但一来就怒气冲冲,吓退了围拢来的卖虫者。他从罐子里取出一只虫,狠狠摔在地上——什么1.4万元的虫王,这是只‘白虫’!怪我看走了眼!说罢拂袖而去。众人围拢一看,这可不就是那只传说中的‘虫王’么,已经被摔得稀烂。围观者议论纷纷:老乐明这跟头摔得大,‘白虫’是一种人工饲养出来的温室虫,个头大,精神,但中看不中用,没斗志。被人高价买去,一周之内就会现了原形。老乐明从那以后就没再出现了,肯定是受了打击,回天津了。”
发表文章7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348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三联人文城市奖总策划。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