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和晏
2018-05-22·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4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公寓的建筑形式大概是在20世纪20年代发明的,那是一个特别的年代。1917年俄国革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德国制定了《魏玛宪法》,各国开始重新构想国家结构。作为容纳国家最小单位的公寓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住宅,在当时建筑师们的设想中,它也是容纳健康身体或者健康家庭的一种理想容器。
几年前,当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在北京设计建外SOHO楼群时,他用“细胞城市”的理论同样表述了自己的某种建筑理想。不论属于哪种类型,建筑可以是一座公寓,一座低成本、多用途的租赁建筑,一所剧院或是艺术博物馆,他希望建筑是城市的细胞。一个细胞建筑也许只是一幢大楼,但它拥有繁殖成为一个城市的能力。
当然,如果以建外SOHO为例,首先吸引人的是它的时尚外观。与当时北京流行的建筑相比,它用纯白色、长方形、简洁明亮、没有任何装饰的抽象风格成为城市中的一个异数,透明玻璃模糊了室内和室外的分隔,不设围墙的做法表达了一种开放的姿态。大量广告、设计、传媒公司选择那里作为办公地点,也许并不是它提供了如何舒适的办公空间或者如何出色的建筑品质,更多是出于一种格调,或者说一种姿态,例如很难想象库哈斯的OMA北京办公室会选在一座风格平庸丑陋的大楼里。
发表文章9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