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芃
2018-05-21·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590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从包豪斯收藏到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展之一的“生活世界:馆藏西方现代设计展”展厅内,我来回看了几遍,试着去找到观看一个学术性设计展的最佳方式。
第一次去,还是在4月中上旬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期间,刚刚开馆的国际设计博物馆是校庆活动中的一大亮点。博物馆位于杭州,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东南角占了一个三角形的区域,葡萄牙建筑设计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选用了安哥拉红砂岩作为博物馆外立面的主要材料,在以灰色为主色调的校园建筑群中,博物馆显得格外突出。
“生活世界”是5个开馆展中分量最重的一个,也将是一个长期陈列展,其展品主要来自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现代设计系列收藏”。2011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美术学院收藏了7010件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现代设计作品,其中357件为包豪斯学院作品,2000多件为包豪斯时期作品,其余是与包豪斯设计、风格相关的作品。由于对高昂收藏金额和藏品价值的理解差异,这次购藏在当时引发了一场社会争议,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当风波尘埃落定后,这批设计收藏促成了眼前这座国际设计博物馆的修建。也是凭借此次收购,中国成为除德国和美国之外包豪斯系列作品收藏最丰富的国家。
在此之前,虽然这批收藏中的精品已多次面向公众展出过,但这次作为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开馆展,策展方仍须用新的思路来解答“什么是好的设计?”这个问题。
展览由三个板块组成——“椅子中的椅子”“现代设计的先驱”和“景观社会:从制造到消费”,对应着研究设计史的三个重要视角,即设计品、设计师以及设计与社会的关系。
在第一展厅里,椅子是绝对的主角。策展人选择了近百把形态各异的椅子,通过这一件物品的演变,来讲述150年来西方设计的变迁。由于椅子是最常见的生活物件之一,很多经典设计也被不断复刻一直沿用至今,无处不在,因此,在这样一个以椅子为核心的设计展中,很容易陷入“逛卖场”的漩涡里,看到一把自己喜欢的椅子,就会产生“买买买”的冲动,这种念头在参观以文物或艺术品为核心的展览时是几乎不会出现的。当参观者产生这种冲动的时候,或许也是“好设计”的最佳注解。
如果说产生消费心理是看设计展的第一个阶段,那么,如何跳脱出这个层面,去更深入地看一个设计展呢?或者说,看设计展究竟应该看什么?
发表文章137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921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