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珊
2018-05-21·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977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9.1吨毒品
高约一米左右的桶密密麻麻地占据了厂房大部分的空间,有蓝色、黄色的塑料桶,也有笨重充满污渍的铁桶。桶里块状的白色结晶体,是已经生产出来的新型毒品甲卡西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丧尸药”,过量吸食会造成吸食者不可逆的永久脑部损伤,曾有人在吸食后发生啃食他人脸部的行为;酱油色的糊糊则是尚在加工处理中的半成品,它们只需要再做一次脱水处理工序就将通过隐匿的渠道运往全国各地,只差一天左右的工夫。
张金林站在这些塑料桶之间,刺鼻难忍的气味一阵阵冲来,他连眼睛都睁不开。作为湖北黄冈市蕲春县公安局禁毒大队长,张金林已经做了20多年的禁毒工作,但眼前这样震撼的情景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以至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描述当时的感受,“想想还是震惊这个词比较合适”。在对现场的物品进行了清算后,办案人员发现了新型毒品甲卡西酮有9.1吨,此外还有各种制毒原料49吨。这一数字让前来协助侦查案件、有着丰富毒品侦查经验的福建长汀警方也连呼“可怕”。“他们说,这么大规模的制毒很少见到,如果流入市场,市值将超过亿元。”张金林告诉我。
蕲春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距离武汉只有100多公里的路程。小城处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交界,京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长江黄金水道、大别山腹地公路横贯全境。便利的交通位置使得蕲春成为人口中转的重要枢纽,也给吸毒、贩毒带来了便利。从2008年之后,蕲春县的禁毒任务变得更为严重,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经有2000多名。参照国际通用的吸毒人员显性与隐性1比6的比例,实际吸毒人员约1.3万人,已经达到经济发达区百万人口1万多人的比例,被列为黄冈市的毒品重点整治地区。
即使如此,张金林从未想过,如此大规模的制毒案件会在蕲春这个蜗居在内陆的小城发生,他上一次参与查处制毒案还是在10年前。当时,他们在一个小作坊里发现制毒人员生产了27公斤的“K粉”——也是新型毒品的一种,学名“氯胺酮”。“27公斤的量就已经很让我们惊讶了。此后10年,蕲春都没有发现制毒案件。”来协助办案的两名福建长汀的公安人员则告诉张金林,在沿海地区严厉的打击下,制毒往内陆地区转移已经是大趋势,蕲春的优势地理位置恰恰是制毒者选择的关键:交通四通八达,又处于山区,能在保证运输条件的前提下,寻找到合适的隐匿地点。
发表文章155篇 获得17个推荐 粉丝844人
哈哈,天下天鹅一样白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