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生活书店
2018-05-18·阅读时长4分钟
岁尾年初整理书斋的时候,除清理出文学长者和文坛友人的许多信函之外,还清理出一些始自历史新时期以来的各种文学资料,有胡耀邦给我的复信,胡乔木的几封来信。
其中最牵动我中枢神经的,是历史新时期开元之时,因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在《收获》问世后,引发出来的各种麻烦:有某省劳改局讨伐该小说的会议材料,还有来自天南地北支持该小说出炉的近千封读者来信,重温这些文字时,不仅让我感到当时的酸甜苦辣,它还拨动我心扉,让我在岁末年初,开始了文学的拾荒之旅。
我相信他自叙的真实。因为连我自己也不曾意料到一曲《大墙下的红玉兰》,在乍暖还寒的岁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记得,小说问世之时,正是我结束了二十年囚徒生活、回到京城的时刻——我于 1979 年 1 月 6 日乘夜车离开山西,1979 年小说在《收获》发表,如一石击水,掀起了惊涛骇浪。
让我最为惊愕的是,一篇五万多字的中篇小说,竟然连接着社会的中枢神经,在当年的夏天,我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的一千多封来信。信件中的绝大多数,是赞誉作品对生活的赤诚和作者的勇气的,但也有少数信件,是指责我“意在颠覆无产阶级专政”,使我陷入了惊喜和心悸两种迥然不同的境地之中。
《收获》编辑部的编辑告诉我,他们刚刚复刊不久,刊登《大墙》的这期刊物,从开印时的万册左右,后来飙升到了几十万册,尽管如此还是脱销,因而需要不断加印,这是《收获》有史以来,从没有过的现象。但另一方面,刊物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人写信指责编辑部,给反党小说开放绿灯。一时之间,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记得,我曾和好友刘绍棠说过,我做好重回劳改队的精神准备。
若干年后,我把这个历史阶段心绪上的潮起潮落,几乎已然淡忘了,但是因为家里装修房子,在搬运文稿时把一份当年让我心惊的文件重新找了出来。文件记载:我曾经所在的某省劳改单位,于1980 年 1 月 26 日,在省劳改局召开“政治工作会议”,此会是专门为笔者这篇拙作召开的。
发黄的纸页上,留下了中国历史的拨乱反正时期,某些政法部门在当年的真实心态。他们上书中央有关部门,除在称谓上称我为“从犯”之外,还在这份材料上,留下如是的文字记录:“从犯所在的劳改农场,现有犯人七百多人,现在就有一百二十多人不认罪了。”言外之意,是受了小说的影响(服刑的犯人,看不到小说,据说是从广播中听到小说广播的),开始反抗改造了。文件的后半部分,通过我这个案例,开始了对历史新时期“拨乱反正”的政策的质疑:“这样的小说一登再登,反复发表。1979 年 2 月号《收获》杂志刊出后,《新华月报》第 6 期又予转载,《电影创作》第 6期,又改为电影剧本再次发表。”
这就是新时期之始,中国文学处境的一幅真实写照。如果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要说我的文学命运了,怕是真要回过头来再进大墙吃那“回头草”去了。不是吗?历经“文革”后的新时期文坛,虽然再也不是“八亿人民一浩然”的文化禁锢主义,但是要冲出过去的阴影,真是难而又难的事情。记得,1979 年的《文艺报》当时还是期刊,始自当年第 7 期开始讨论《大墙》,在同年的第 11 期与第 12 期,又拿出两期的大部分篇幅,让文学界和读者讨论该作。
之后,又给它戴上了全国第一届中篇小说奖的头冠,我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算是恢复了正常的跳动。但无论怎么说,碍于当时的具体情况,上影虽然给电影剧本发了优秀剧本奖,但开拍却被当时的压力搅黄了。我是写小说的,留下历史文字就可以了,对电影流产并没有在心理上留下过多的阴霾,但是当时的上海电影局局长石方禹却为此感伤不已。
这是大墙文学的一段封尘往事,其中深藏着中国社会在转型期间的历史必然。一个饱尝了文化禁锢之灾的知识分子,写出《大墙下的红玉兰》是历史的必然。
即使是我没有写,受难部族中别的知识分子,出于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对历史的反思,也会写出这样的小说的。而当时有些政法机构,要封杀《大墙下的红玉兰》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当时“两个凡是”刚刚走下神坛,中国的历史新时期刚刚开始。因而,我对当年想封杀大墙文学的人并无恶感——恰恰与之相反,我通过那段五更天的日子,更懂得了黎明的可贵;还让我看到了中国还有许多历史沉疴,须要有良知的作家加以清理。
这就是一曲“大墙下的红玉兰”在中国历史变革转轨年代,引发出的文化事端。笔者在这里所叙说的,不仅是人文故事的沉浮,而是意在透视人文故事背后,深藏的中国历史经纬。
笔者认知,新中国成立之后,历次政治运动的导火线,常常是文艺这个怪物:胡风的三十万言书,引发了反胡风运动;戏剧《海瑞罢官》,拉开了“文革”的序幕。笔者有幸赶上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如若不然,我当真无法设想其后果,把我再一次掷进大墙,回炉再冶炼一回,也不是没有可能。不是吗?!
文 从维熙 摘自从维熙《我的黑白人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发表文章22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218人
竭诚为读者服务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