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计年

​泡沫计年

作者:邢海洋

2018-05-18·阅读时长3分钟

43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35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10月的股市如同过山车,从“十一”长假后的跳高上涨,每日小有突破到随后的阶梯式下跌,截至10月25日沪市280点的暴跌,半个月的交易,市场完成了一个轮回,也宣告了4000点以来的上升势头告一段落。问题是,本轮大牛市是否就此完结?从时间周期上看,一个大牛市不可能在两年的时间点上结束。

始于2005年6月的大牛市,因其出乎意料的势头已经使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相信,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类似于当年日本或我国台湾的大牛市。原因也和日本、台湾地区相仿,都是由于经济长足发展,货币升值和流动性泛滥等多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并且,东南亚国家在实施出口创富战略中,几乎无一例外证券市场都伴生一次大牛市。沪深股市不过是这一约定俗成的大牛市中最近的一个。于是,看牛市是否结束,投资者有着颇多的历史参照。

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大牛市,很多人都以为从1985年的广场饭店协议开始,因为此后日元才开始被迫升值。殊不知,快速上涨之前还有一个相当长的铺垫阶段,日经225指数从1982年9月的7000点便开始上涨,到1985年已经上升到13000点,随后,伴随货币升值,股价陡升,涨到1989年底的39000点,整个牛市周期共历时7年时间。我国台湾地区股市也类似,加权指数从1983年的440点,涨到1990年的12000点,其中,历时7年,涨幅高达26倍。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6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公平与财产性收入

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全民富裕

54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