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人人心里都有个霍尔顿

作者:苌苌

2018-05-18·阅读时长7分钟

50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58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塞林格 )

提起塞林格,人们的第一个反应是,他还活着吗?88岁的塞林格,已经隐居了50年。“我要用我挣的钱在某个地方为自己建造一间小屋,并将在那里度过余生。我要把它建在林边,而不是建在森林深处,因为我想让它永远阳光灿烂。我只吃自制的食品,以后,如果我想结婚或是恋爱什么的,我找一个也是聋哑人的美丽姑娘并跟她结婚。她得到我的小屋来和我住在一起,如果她想跟我说话,她就得像其他人那样把它写在该死的纸上。”霍尔顿的这段话是否启发披头士写出《挪威的森林》不知道,但成名后的塞林格就照那个方式生活下去了。

读者大多是通过《麦田里的守望者》认识塞林格的,而塞林格更是写短篇小说的高手,他的短篇小说被认为“表现出一种老到的艺术均衡感”。《九故事》是塞林格自选的短篇小说集,在1953年他将自己发表的故事收集成册时,他只选了曾经发表过的20多个短篇中的9个,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显出炉火纯青。而精神世界,则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延续。我们可以看到霍尔顿长大了,霍尔顿的童年,女版的霍尔顿。

《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后,在美国有的地方成为禁书,但渐渐地,先锋文学被中产阶级一代代消化。叛逆的孩子长大了,发现自己成了父母那样的人,但至少不会再禁止自己的孩子看《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至今在美国每年还有25万册左右的销量,它到了中国,有许多中国青年觉得自己对塞林格,要比对任何中国作家更亲近。其主人公霍尔顿心目中的世界有两种:一种是每个人都要身处其中的庸俗、丑陋的世界,一种是他在妹妹老菲必等人身旁所能感受到的纯洁、真诚的世界。霍尔顿瞧不上前者,却又不得不在其中厮混,于是他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取笑一切假正经,或以怜悯妥协的态度。书中的一句话,后来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铭:“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苌苌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公平与财产性收入

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全民富裕

54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