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美丽的逆乌托邦世界

作者:钟和晏

2018-05-18·阅读时长2分钟

65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7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草间弥生的《新空间路标》 )

这是一个叫斯坦达(Standa)的巨人小孩,身高3米、宽2米,银色的铝质身躯上顶着一个沉重的大脑袋,脸上的3个黑洞茫然地注视着前方。在一阵关节链接咯咯作响的声音中,他开始缓缓地俯身向下直到完全跪倒在地,他的大脑袋触地的那一刻也是令人动容的瞬间。

1965年出生在大阪的日本艺术家矢延宪司是创造了斯坦达的那个人,他曾经身穿“阿童木装”、携带盖格辐射探测器进入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后的受污染地区,在一所托儿所的废墟中,他偶然地发现一个娃娃和一张画着太阳的画。在跪倒和站起来变成巨人的重复过程中,斯坦达是一个核爆炸的受害者,也可以说,这个现在正站立在东京画廊里的孩子是一座从未来的废墟上站起来重生的纪念碑。矢延宪司被认为属于看着科幻特技电影、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成长起来的那一代艺术家,儿时在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原址上玩耍,与颓废的未来想象一起长大。

也许,1960年出生在东京的浦直树是另外一个例子,他发表在1999年到2006年间的长篇漫画连载《20世纪男孩》描述了主人公和他的朋友们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所想象的世界灭亡、秘密基地、巨大机器人等事件,如何逐渐变成了现实。对当时的青少年来说,1970年的大阪博览会是关于未来的一种描绘,而后面的故事暗示了90年代的日本社会问题,并在不久的将来发展成反乌托邦的过程。

文章作者

钟和晏

发表文章9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公平与财产性收入

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全民富裕

54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