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5-17·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90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解不散的协会
上个月,邻居阿奉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办法找到会计师事务所的熟人,帮他完成一笔“莫须有”的资产审计。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10年前,应几位写作爱好者之邀,阿奉和几个业余作家自筹资金3万元,发起创办了一家“自由撰稿人协会”。协会的主要活动是在网站上进行,当时的网站域名管控很严,必须要通过成立正规的民间组织,才能取得注册资格。然而,等到协会成立,网站办起来之后,阿奉才发现,自己无意间掉进一个陷阱。
协会办了10来年,除了维持网站运转,并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资金都是自筹,没有任何社会赞助及政府拨款,网友分散在全国各地,相聚不易。但按民政部门的要求,民间组织必须要有专门的账户、活动场所、专用票据,每年必须要在固定地点,召开两次以上的理事会或会员代表大会。之前的每回年检,阿奉都要找熟人,上下打点,才能勉强过关。到今年,协会年检手续更加繁琐。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站的人气开始没落,到今年,坚守阵地的已没几个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阿奉同几位负责人商定,准备注销协会。然而到窗口一问,得知注销手续更麻烦:对协会的所有资产,须聘请专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同时还要在纸媒公示,银行账户也得重新建立,仅此三项,阿奉个人需要出资5000多元。除了网站,协会几乎没任何资产,对于私人垫资注册的3万元,根本找不出财务记录,阿奉问了几家会计师事务所,都不敢接这个活。如果没有熟人帮忙,这一关过不了,协会便无法注销。
无法年检,又无法注销,拖下去更不是办法。窗口人员告诉阿奉,如果完不成年检,协会的法人代表就得记入个人不良行为记录,3年不能乘坐先进的交通工具、不能出境、不能享受贷款等。面对解不散的协会,阿奉一筹莫展,说有点像上了“贼船”,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成立民间组织,是为了方便某个领域的爱好者活动,同时又在服从政府管理的前提下,更好地服务社会。作为主管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提供更方便的管理和服务,而不能为了部门权威,盲目立规,甚至设关阻卡,使民间组织的作用背离初衷。
(湖南 蒋平)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4799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